第299章 看不清,也办不到(3 / 4)

加入书签

/p>

“等本督从长治回来。”阎长官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钉,重重楔入每个人的耳膜,“再做区处。”

他下了决断。

目光沉沉地,再次扫过那份令人绝望的财政报告,又落回那份承载着唯一希望的《纲要》,最终,定格在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在穿透迷雾,看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这暂且搁置的四个字,这暂停印钞的决策,无异于一场惊天豪赌。

赌注,是他阎锡山的身家性命,是整个山西的安危!

赌的,是长治那尚未完全兑现的潜力,是那些冰冷钢铁机器运抵后能带来的、足以撬动死局的转机!

赌的,更是林永年,这个在晋东南埋头苦干的人,能否真如他计划书所展现的那样,成为一股活水,注入太原这潭绝望的死水,砸出一片足以翻身的惊涛骇浪!

厅堂内死寂得可怕,只有窗外北风呼啸着拍打窗棂,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更添几分肃杀。

官员们面面相觑,眼神中充满了惊疑、忧虑,甚至是一丝隐秘的恐慌,却无一人敢再出声置喙。

财政厅长张了张嘴,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了几下,最终,所有的不安和劝阻都化作一声干涩喑哑、带着颤音的:“是…是,督座。”

他彻底明白了。

督军是把身家性命,把山西残存的气运,都孤注一掷地押在了东南方向那个尚在崛起中的县城,押在了那份墨迹未干、前途未卜的五年计划上!

阎长官不再看他们,仿佛耗尽了所有与人周旋的气力,只疲惫地、幅度极小地挥了挥手,像拂去眼前无形的尘埃。

众人如蒙大赦,几乎是踮着脚尖,屏着呼吸,无声地、迅速地倒退着离开,沉重的雕花木门在他们身后被小心翼翼地合拢,隔绝了外面凛冽的寒风,也隔绝了整个世界。

督军府最核心的办公室,此刻只剩下他一人。

他独自深陷在宽大、冰冷的高背椅里,像一座疲惫的孤峰。

窗外,暮色四合,将太原城灰暗、破败的轮廓一点点吞噬,变得愈发模糊不清,如同他此刻晦暗不明的心境。

那声压抑在胸腔深处、几乎被窗外风声完全淹没的叹息,终于沉沉地、长长地叹了出来:

“人才……终究是难得的啊……”

这叹息,沉重如山岳,饱含着对眼前如山崩海啸般财政困局的无力,对扑朔迷离前路的审慎踌躇。

而更深沉的,是对林永年,一份沉甸甸的、混杂着期望与孤注一掷的复杂心绪。

“暂且搁置”四个字,轻飘飘出口,背后的千钧重担,却只有他这副肩膀能真切感受其分量。

军饷拖欠,那是悬在头顶、寒光闪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各师主官雪片般飞来的催饷电文,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焦灼,字里行间几乎能嗅到士卒营房里怨气发酵、即将点燃的硝烟味。

太原城里那些盘踞多年、嗅觉比猎犬还灵敏的钱庄票号东家们,此刻怕是早已聚在密室里,掐着算盘,目光闪烁地计算着督军府这座冰山还能在水面上浮多久,盘算着一旦晋钞如洪流般涌出,该如何自保,甚至从中渔利。

还有那些散落四方、拥兵自重的镇守使们!

雁北那位刚借用了八万赈灾款置办军火的,此刻听到印钞暂缓的风声,是会变本加厉地截留本该流入省库的厘金,还是会生出拥兵自重、待价而沽的异样心思?晋南、晋西,那些军头,哪个不是虎视眈眈?

眼前这些官员,忠心或许有几分,勤勉也算得上,可在这天翻地覆、乾坤倒悬的乱世,面对这千疮百孔、如同朽木将倾的财政危局,他们和自己一样,都像是被蒙住了双眼,在万丈深渊的边缘跌跌撞撞地摸索前行。

那报表上密密麻麻、冰冷无情的数字,如同无数条坚韧湿滑的毒藤,死死缠绕上来,越理越乱,越挣扎越紧,勒得人喘不过气,只余心惊肉跳。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