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理和度(3 / 3)

加入书签

是顺应自然的微妙平衡。

-----------------

余建生没有直接去工厂或农田,而是先冲向了数学教研组办公室。

他红着脸,向那位太原先生请教那道最优灌溉渠流量分配题卡住的边界条件。

先生耐心讲解,用粉笔在旧报纸上演算:

“看,这里引入Y,是为了处理不同支渠的阻力系数和需水量差异,边界条件的关键在于主渠水压的稳定性约束……”

建生豁然开朗。

道谢后,他才匆匆跑向农业组在十万亩梯田中的试验田集合点。

老把式林茂田正蹲在田垄上,捏着一把土给学生看:

“土太板了!

根憋得慌!

就像人堵住了口鼻!”

他拿起改良钉耙,“沿着苗行,浅浅地松!破开硬壳,让根喘气!记住,松土的度!深了伤根,浅了无用!根活,苗才旺!地有理,伺候不好,它就给你脸色看!”

建生接过钉耙,俯身劳作。

汗水很快浸湿了绿色的后背。

他一边小心翼翼地松土,一边回味着刚才的数学公式和眼前土地的需求。

水流、土质、作物、公式里的变量,似乎隐隐约约有一条线,将它们串联起来。

-----------------

春妮所在的纺织组队伍,在温婉却目光锐利的林巧姑带领下,来到新建染整车间区域。

空气中飘散着靛蓝染料特有的微涩气息和新鲜木材的味道。

巨大的染池已砌好,一排排晾晒架矗立。

林巧姑没有立刻让学生动手,而是拿起一块白布和一捆细麻绳:

“绞缬的理,在于束缚与渗透。

捆扎的松紧、位置、形状,就是控制染料度的阀门!”

她手指翻飞,灵巧地折叠、捆扎,白布在她手中变成一件待解的谜题。

“火候是染色的魂!

染液温度、浸染时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咱们要的蓝,是太行山雨后初晴的天,透亮,沉静,洗多少次都不掉魂!”

她将捆扎好的布投入翻滚的靛蓝染锅,用长棍缓缓搅动。

片刻后捞出,在清水中漂洗,解开绳索。

一幅蓝底白花、图案灵动独特的布料在众人面前展开,引来一片低低的惊叹。

春妮屏住呼吸,仿佛看到了数学方程里优美的曲线在布料上具象化。

她拿起白布,学着林巧姑的样子,尝试着折叠、捆扎。

指尖触碰着棉布的柔软和麻绳的坚韧,心里琢磨着那个度——束缚的力度,浸染的时间,火候的掌控。

这方寸之间的蓝白世界,同样蕴含着精微的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