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升华(1 / 2)
林家村的粮仓落锁,那一声沉闷的“咔哒”,仿佛不是锁住了粮仓的门,而是为一段辉煌的丰收乐章画上了最后一个庄重的休止符。
然而,空气中弥漫的兰花香并未散去,反而更加清晰地昭示着:收获的喜悦,才刚刚进入最熨帖人心的环节。
消息像长了翅膀,无需锣鼓喧天,便已传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
当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依旧弥漫着淡淡谷香的打谷场时,这里已然变成了另一番景象。
不再是堆砌如山的谷垛,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码放、同样散发着清冽兰香的崭新麻袋。
麻袋口微微敞开,露出里面金灿灿、粒粒如珠的小米——这是那神异谷子脱壳后的精华。
分粮的场地,选在了祠堂前宽阔的晒谷坪。
这里,承载过四月冬小麦丰收后分粮的盛况,也见证过八月大豆归仓时的喜悦。
如今,它又将迎来林家村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带着奢侈意味的“辅食”分发。
林广福依旧站在祠堂前的石阶上,这位老族长今日换上了一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深蓝布褂,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被春风抚过的山脊。
他身边还站着几位村中耆老。
所有人的目光都平和而满足,带着一种历经艰辛后终获安宁的从容。
坪子上,村民们早已自发地排起了长队。
队伍蜿蜒,却秩序井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推搡和喧哗。
汉子们穿着干净的短褂,妇人们鬓边簪着新采的野花,孩子们则兴奋地在队伍旁的空地上追逐嬉戏,小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
空气中弥漫的兰花香,混合着泥土的清新和人们身上皂角的洁净气息,构成一种无比踏实、无比富足的氛围。
“乡亲们!”林广福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洪亮,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喜悦和底气,“谷子入了仓,那是咱林家村的根基,是咱的底气!
但咱的肚皮,也不能空着等过年!
砚哥儿有本事,老天爷开眼,让咱这黄土地里,长出了金子!
四月里,五百斤麦子,那是咱的命粮!
八月里,大豆榨油,让咱碗里有了油花!
今天,按砚哥儿的意思,按人头,每人五十斤小米!这是咱林家村人,该享的福分!”
“五十斤小米!”人群中响起一片低低的、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叹和满足的喟叹。
五十斤!
在过去灾荒的年景里,这几乎是全家半年的口粮!
可现在,它仅仅是“辅食”!
是搭配着那雪白暄软的“砚哥儿麦”馒头、就着那香飘十里的“砚哥儿豆”油烙饼的调剂!
这种富足感,像温热的泉水,浸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分粮开始了。
负责发放的是石头带着几个保安团的精干小伙,还有孙秀才指挥着几位账房先生。
账册摊开在临时搭起的木案上,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每一户的人口。
村民们一个个上前,报上户主姓名。
“林有根家!四口人!”石头的声音洪亮有力。
“到!”一个敦实的汉子领着媳妇和两个半大小子,喜气洋洋地上前。
账房先生迅速核对,提笔在册子上划勾:“二百斤!”
石头身后的两个壮小伙立刻弯腰,一人一袋,稳稳地将两袋鼓囊囊、散发着浓郁兰花香气的麻袋扛起,稳稳地放在林有根面前铺开的空地上。
“谢族长!谢砚哥儿!”林有根搓着手,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他媳妇赶紧蹲下,解开麻袋口,抓出一把金黄的小米,凑到鼻尖深深一嗅,脸上满是陶醉,“真香啊!比去年的陈米香多了!”
“二爷爷,咱家也分小米了!”一个半大小子兴奋地抓起一把米,小米从他指缝间滑落,在阳光下如同流金。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