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水利公债和钢铁基地建设债(3 / 3)

加入书签

晰,目光依旧看着楼下,“严格按章程办理。水利债的登记与县衙户房同步对接,确保后续用水权凭证的发放无误。钢铁债的登记,每一笔都要明确告知投资人,他们购买的只是债权,分享的是利息,不是资产。契约条款,务必让认购人亲笔画押确认,避免日后纠葛。”

“是!行长!属下明白!”赵德全躬身应道,“章程写得明明白白,领航者的厂房、水库、道路,产权都是公司的,债主只有拿钱的权利,这点反复强调了,认购人都签了知晓确认书。”

“嗯。”苏婉贞的目光在大堂内扫视,忽然停在钢铁债队伍前列一个正与襄理激烈讨论的中年男子身上。

那人穿着半旧的绸褂,但气度沉稳,手指关节粗大,像是常年与重物打交道。

“那人是谁?”苏婉贞问。

赵德全顺着目光看去,立刻答道:“回行长,那是‘永昌石料厂’的东家,陈大石。他刚登记认购了钢铁建设债一万两!说是看好钢铁厂建起来后,需要大量的石料、石灰,他的厂子就在枯树林西边不远。他认购这债,一是图利息,二也是想提前和领航者搭上线,拿下未来厂区的石料供应订单。”

苏婉贞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这就是实业带动效应的萌芽。

钢铁基地还未见雏形,其巨大的原材料需求和潜在订单,已经开始吸引上下游产业的押注了。

这个陈大石,眼光倒是毒辣。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襄理匆匆上楼,在赵德全耳边低语几句,递上一份电报抄录。

赵德全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郑重,双手呈给苏婉贞:“行长,瑞士急电!”

苏婉贞接过那张薄薄的纸片,上面只有一行简短得令人窒息的德文电码,以及旁边翻译用朱笔写下的四个汉字:

“黑金入库。”

窗外的喧嚣仿佛瞬间远去。

苏婉贞捏着电报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泛白。

她的目光从楼下热火朝天的债券认购现场移开,投向遥远的北方天际,那里是枯树林的方向,也是莱茵河畔工业力量即将登陆的方向。

银行的玻璃窗映出她沉静如水的面容,唯有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如释重负又锐利如刀的锋芒。

她轻轻将电报折好,收入贴身的口袋,仿佛收起了一把无形的钥匙。

“知道了。”她对赵德全淡淡吩咐道,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钢铁债的认购,继续。催一催库房,新印制的债券,下午务必送到。”仿佛那张价值三百万美元的电报,不过是日常业务中的一个普通环节。

她转身离开窗边,留给喧嚣大堂一个从容而坚定的背影。

楼下的声浪依旧鼎沸,水利债与钢铁债的认购热潮如火如荼,为枯树林的崛起和那座钢铁巨擘的诞生,源源不断地注入着本土资本的热血与期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