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林家村的流水线(2 / 4)
林巧姑则走向队伍中一些年轻的姑娘和媳妇。
她轻声细语地询问她们是否会纺线、织布、缝纫。
看到一个姑娘手指纤细灵活,正在帮同伴整理头发,便问道:“姑娘,会做针线活吗?”
姑娘红着脸点头:“会…会一点…”
林巧姑微笑道:“一点就好,可以学。记下名字。”
虎子和二丫更是瞪大了眼睛,在各自的百户组队伍里穿梭,仔细听着管事们的评价,认真地做着记录。
他们不仅要记下被“相中”的人,更要观察整个队伍的表现,谁最积极,谁在维持秩序,谁帮助他人。
整个签字现场,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按下红手印是庄严的承诺,而被管事们“相中”,则是提前看到的希望和认可!
这让原本还有些忐忑的灾民彻底放下了心,按手印时更加用力,眼神更加坚定!
每个人都挺直了腰板,希望能被“伯乐”发现。
鲜红的指印如同点点星火,迅速在十几块功德契木板上蔓延开来,汇聚成一片片触目惊心、承载着两万人血泪与希望的红色海洋。
夕阳的金辉洒落在高台上,映照着孙秀才欣慰的笑容,映照着几位管事认真挑选的身影,映照着少年团员们忙碌而自豪的脸庞,更映照着台下那片沉默却蕴含着无穷力量的、即将改变这片荒山野岭的人潮。
风,似乎也带着暖意,吹拂着那写满名字、按满红印的功德契木牌,发出轻微的嗡鸣。
-----------------
曾经荆棘密布、乱石嶙峋的山坡,此刻却如同被揭去了一层破旧的外衣,显露出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道道新开垦出的梯田轮廓,如同大地的指纹,顺着山势蜿蜒盘旋而上。
成千上万的灾民和村民混杂其中,挥舞着锄头、铁镐,奋力地刨开板结的土块,清理着顽固的树根和碎石。
号子声、工具的碰撞声、监工头(由工业区老师傅和有经验的老农担任)的吆喝声,汇成一股充满生机的喧嚣,在山谷间回荡。
尘土飞扬中,是一张张被汗水浸透却充满希望的脸。
在这片宏大的开荒图景边缘,一处地势相对平缓、视野开阔的坡地上,临时搭建起了一个简陋的指挥棚。
棚子用竹竿和油毡布搭成,四面透风。
棚内,一张粗糙的长条木桌上摊开着大幅的潞城地形图和林家村周边水利勘测图,上面用炭笔和朱砂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等高线和规划路线。
孙秀才就站在这张桌子前。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外面罩了件耐脏的粗布短褂,袖子高高挽起,露出精瘦却结实的小臂。脸上沾着尘土,嘴唇因缺水而有些干裂,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充满了专注与一种近乎虔诚的使命感。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落魄潦倒、险些冻毙路边的穷酸书生。
他是林永年早年雪中送炭救下的人,是林家村地下水库得以发现的关键功臣(正是他带人依据林砚模糊的“指引”,完成了艰苦的现场踏勘和初步测绘)。
如今,更是被林永年亲点,全权负责这关乎林家村未来根基的十万亩荒山开垦及水利命脉的现场总指挥!
“孙先生!东面三号坡的引水渠开挖,遇到一片硬石层!工头问是绕还是炸?”一个满身泥污、跑得气喘吁吁的年轻后生冲进棚子报告。
孙秀才立刻俯身在地图上找到位置,手指划过等高线,又拿起旁边一份详细的岩层勘测记录,眉头紧锁:“绕?那得多挖半里地,工期耽误不起!炸?动静太大,而且旁边就是规划中的蓄水塘。告诉工头,调两组石匠过去!用钢钎大锤,手工开凿!再拨两台改良的手摇抽水机过去,把渗出的地下水抽干!务必按图施工,保证渠底坡降!”
“是!”后生记下,转身又冲入尘土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