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铭盛源铁货铺(1 / 2)

加入书签

连着几日,苏府的气氛都绷得像拉满了弦的弓,空气里都凝着股子无声的紧迫。

大舅苏伯钧成了脚不沾地的陀螺,天不亮就带着县署的人马冲出去,踏勘荒地、安置粥棚、登记灾民名册,常常披星戴月才归家。

三舅苏承勇则一头扎进了县府衙门,为那个“垦务治安队”的名分上下奔走,言语间透着股志在必得的狠劲儿。

连带着二舅苏承业的“铭盛源”铁货铺,生意也前所未有地火爆起来。

铺子里炉火日夜不息,叮当声震天响。

二舅更是忙得嘴角燎泡,四处调铁料、催工期,一车车的镢头、铁锹、井圈、钻头被运往各处开荒点和打井工地,供应着这场与旱魃争命的庞大工程。

然而,看着账本上不断滚动的进项数字,二舅心里那点不得劲儿却像野草一样疯长。

大哥顶着“县佐”的官衔,调度四方,俨然一方父母官的气度;三弟领着穿制服的兄弟挖井救人,被灾民们私下唤作“苏青天”,风头无两。

唯独自己,忙得灰头土脸,说到底还是个跑腿搞后勤的“苏掌柜”!

这口气,像块沉甸甸的糙铁疙瘩,堵在他心口。

对着再好的账目,也提不起往日拨弄算盘珠子时那份精明的快意。

这一日午后。

林砚小小的身影溜达到了“铭盛源”后院那片喧嚣灼热的工坊。

巨大的打铁棚子像个蒸笼,炉膛里烈焰熊熊,舔舐着空气,热浪裹着煤灰扑面而来。

几个赤膊的师傅古铜色的脊背油亮,筋肉虬结,抡着大锤砸在通红的铁坯上,金铁交鸣之声震耳欲聋,火星子如烟花般四溅。

林砚像只悄无声息的小狸猫,灵巧地避开忙碌的身影和滚烫的物件,在堆积如山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间穿行。

他那双格外清亮的眼睛,好奇地扫过每一样东西,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专注。

他蹲在一堆新到的生铁锭旁。

这些铁锭个头不小,表面却粗糙灰暗,布满了蜂窝般的孔洞,像被虫子蛀过似的。

二舅苏承业不知何时踱了过来。

他看着小外甥蹲在那里,对着劣质铁锭瞧得认真,心里的憋闷似乎找到了个小小的出口,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想在熟悉领域找回场子的意味。

“砚儿,瞧什么呢?对咱这铁疙瘩感兴趣了?”二舅的声音带着点沙哑的烟火气。

“二舅,”林砚伸出小手指了指,“这铁,跟林家村铁匠铺用的不一样?颜色更深沉,孔洞也多。”

“嘿!好眼力!”苏承业来了点精神,弯腰拿起一块铁锭,掂了掂分量,“这是咱晋城本地高平矿出的生铁,大路货。好处嘛,便宜,量大!开荒用的那些粗笨家伙什,锄头镢头什么的,用这个最划算,皮实,经得起糟蹋。”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明显的嫌弃和无奈:“可这铁,硬是够硬,就是太脆!杂质多,硫啊磷啊这些坏东西少不了。你瞧——”他随手抄起旁边一把刚打好、还冒着热气的镢头胚子,用铁钳夹稳了,猛地往旁边敦实的大铁砧角上一磕!

“当啷——咔嚓!”一声刺耳的脆响,那镢头尖儿竟生生崩掉了一小块铁渣!

“瞅见没?”二舅指着那新鲜的、带着金属光泽的崩口,像展示一个丑陋的伤疤,“打点粗使农具还行,凑合能用。可要打精细点的东西,比如好刀口、耐磨损的钻头芯子,或者人家洋行要的那种尺寸毫厘不差的铁件?它就不够格了!太脆!容易裂口子,不耐磨!使不上大劲!”

林砚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小眉头微微蹙起:“那…好铁呢?矿不好,买好矿不行吗?”

“好铁?好矿?”苏承业叹了口气,下巴朝棚子角落里一个单独存放、明显小得多的铁锭堆努了努。

那些铁锭颜色更偏白亮,表面也光滑平整许多。

“那得掺泽州府那边运过来的‘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