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曹文轩(2 / 3)

加入书签

p>这哪里是受灾的麦苗?分明是蓄势待发的绿甲雄兵!

稍远些,则是新近播种的九千多亩谷子地。

黄褐色的土地上,刚刚钻出嫩生生的、近乎透明的鹅黄绿芽。

这些细小的生命顶着干硬的土坷垃,密密麻麻地探出头来,像给大地铺了一层茸茸的薄毯。

虽然稚嫩,却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顽强地宣告着自己的存在。

曹文轩知道,只要那地下的水脉不竭,这点点新绿很快就能连成片,变成另一片绿色的海洋。

目光再向更远处延伸,投向那巍峨苍茫的太行山脉。

在低海拔处,依旧是触目惊心的枯黄与裸露的岩壁。

但就在那山腰以上,背阴的山坳里,向阳的坡面上,曹文轩敏锐地捕捉到一丝异样——不再是纯粹的枯槁!点点新绿如同羞涩的星火,顽强地从枯枝间、石缝里冒出头来。

那是耐旱的松柏新抽的嫩针,是山榆、山杏憋足了劲刚绽开的叶芽!

虽然还稀稀拉拉,不成气候,但在这万物凋敝的时节,那抹挣扎而出的、带着水汽的鲜嫩绿色,如同燎原的星火,点燃了整座山脉沉睡的生命力,预告着寒冬已过,生机正在艰难却坚定地复苏。

山下的油绿麦浪,田间的鹅黄新芽,山腰上星星点点的嫩绿……这一切,在周遭无边无际、令人窒息的土黄色荒漠映衬下,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却又赏心悦目的画卷。

干裂的风似乎在这里也变得温柔了些,卷动着泥土和青苗混合的气息,带着一种欣欣向荣的、近乎倔强的甜香。

站在这山顶,曹文轩胸中那股因灾年而生的沉闷郁气,仿佛也被这铺天盖地的绿意涤荡一空。

这不是神迹,却胜似神迹!是人力与自然抗争、并顽强占据上风的明证!

目光投向村外那片喧嚣蒸腾之地——十里工业区。

砖窑的火光即使在白日也隐隐透出橘红,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号子声、夯土声汇成一股沉闷而有力的声浪,远远传来,撞击着耳膜。

这哪里是寻常乡野?分明是在这赤地千里的废墟上,硬生生用人力、用砖石、用炉火,浇筑起的一座希望之城!

更别提那支在他手下日渐成型的队伍——“长治矿业保安队”。

二百条汉子穿着簇新的土布短打,顶着能把人烤化的日头,在石头那炸雷般的吼声里,一遍遍操练着突刺、队列。

动作或许还带着生涩,汗水浸透的后背绷得笔直,但那眼神里透出的光,是乱世里最稀缺的东西——秩序和盼头。

这纪律,这精气神,哪里是看家护院的乡勇?

分明是蛰伏的爪牙,是这方小小堡垒悄然磨砺的利齿!

这一切的背后,需要多少银钱淌水似的泼出去?

需要怎样一股子破釜沉舟的魄力去驱动?

又需要何等精细的筹算将粮秣、人工、物料像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地咬合运转?

这绝非一个普通乡绅或商人能玩得转的棋局。

初见林永年时,只道是潞安府里一个眼光稍好、为人还算厚道的布庄东家。

如今看来,自己这双自诩阅人无数的眼睛,怕是也被这乱世的尘土蒙了光。

能在饿殍遍野、人心惶惶的当口,毫不犹豫地调动巨资,像贪食的貔貅般吞下三千石陈粮,将家族存亡的砝码重重押在囤积居奇(不,在这灾年,这分明是活命的根本!)之上,这份决断的狠辣与担当,已远超寻常商贾的范畴。

更难得的是他身上那股子气度,既无暴发户的骄矜,也无守财奴的吝啬。

在工地上,他能挽起袖子和泥瓦匠一起搬砖,汗水糊一脸也不在意。

对着匠人师傅们提出的难题,他听得认真,眉头紧锁地琢磨,该加钱加钱,该改图改图,毫不含糊。

对自己这个半路投效的“保安团长”,更是倾力支持,要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