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工业初启(2 / 2)
以在三个月完成。”
林永年掏出炭笔在陶板上勾画:“南边起烧水泥,西坡的煤用索道滑过来,水泥厂和陶瓷厂往后面布置,打造“煤-陶-灰”联产体系。前面留下来建纺织厂和染布厂,多余的空间留着下次扩建。”
“水先从村里接条陶管过来,引水管要埋七尺深,避着青龙涧的老河床走。”他蘸着煤灰在陶板上画出之字形,“按水塔原理,每百丈设个陶制减压阀!等地下水库建好后,从水库取水,不跟村里争水。”
“回去准备,先建砖瓦窑。赵师傅你先开单子,要人给人,要机器我去长治想办法买加来。”
“好的,林掌柜!”赵守仁回答:“二窑师傅,你来负责砖瓦窑,我和其他人负责三座连环窑的设计,头一座窑要赶在春汛前起好!”
“林掌柜,矿山开采我这边忙不过来。你这边要安排一个大师傅来负责。”赵守仁向林永年商量。
“好,这个我来安排,正好正太铁路工程队有一台二手德国进口颚式破碎机要转让,买回来用上,顺便找个开矿的大师傅回来。”
下午,祠堂。
赵二窑的粗指头戳着麻纸上的图纸“林族长,这黑泥要过黄麻筛,筛眼比绣花针鼻儿还细!每日三十车”
七叔公的老花镜滑到鼻尖:“筛泥用妇人娃娃就成,可这每日三十车的量完不成啊”
林永年接话:“用新改良风车做成的扬谷机,效率比人工快五倍!图纸我提供,安排木匠打十台。”
老林头的算盘噼啪作响:“筛泥组要四十人,按小工市价每日5个铜板”
“第二桩是阴干棚。“赵二窑抖开张绳纹布,“按景德镇的法子,搭九丈长的夯土墙,顶棚用芦苇编,透风不漏雨。”
老林头:“泥瓦匠要二十人,估计十天完工”
七叔公的烟杆敲在“日耗百担水”的字样上:“哪来这么多水?”
“在窑场建个水池,每天先安排人从村里用双轮货车运过去。”林永年接话。“让少年团来,按小工算工钱。”
“第三桩是日采煤五十担。”赵二窑的粗指头戳着麻纸:“七叔公您瞧,这露天煤田浅得很,铁锹下去一丈就见黑金!”
老林头盯着“日采五十担”上:“要多少劳力?”
“二十壮丁就够!”赵二窑回他。
最后说到建窑用工,赵二窑要八十壮劳力,三十泥瓦匠。
七叔公:“泥瓦匠按老规矩,大工每日八个铜板,小工五个。”
暮色漫进祠堂时,决议总算落定。
一切就绪,明日开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