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勃然大怒拒授官,公祠问心见乞儿(2 / 3)

加入书签

洋洒洒,苏无名早已梳洗一番,换上干净衣裳,撑着伞,立在祠前,出神地注视着祠内摇曳的烛火。

李伏蝉亦在身侧,少年一身青衣劲装,不曾撑伞,浑身内力勃发,竟将漫天雨水迫离体表,自武艺大成,李伏蝉已鲜少撑伞,这个意气足以横贯山川湖海的少年难得露出了些许惆怅,嘴角噙着少有的苦涩弧度,脑海中不断浮现年幼之时那道宽厚的身影,片刻后,终是忍不住呢喃道:“阿翁,不肖子孙伏蝉,来瞧您了!”

苏无名心怀哀伤,恩师公祠即在眼前,忍不住念起往昔陪伴恩师身侧的日子,安心而温暖,那宽阔的身影,纵然年迈,却硬是为其遮挡起漫天风雨,可如今,阴阳两隔,年少之人,已过而立,面对浊世沧桑,只能独自撑伞,面对层出不穷的明枪暗箭。

念起恩师,苏无名忽然看向身侧愈发不似凡人的李伏蝉,惊叹之余,却又安心一笑,好在,自己也非形单影只,武功县虽孤苦十年,可自长安一行,自己的身侧好似聚拢起一匹志同道合之友,当真是,世间之路,道阻且长,唯余幸事,吾道不孤!

思绪纷乱,心湖翻涌,久久难平,也不知雨中站立多久,苏无名总算回过神,沉静的双目再度扫过那狄公祠三字,便收敛心绪,开口道:“伏蝉,进去吧。”

李伏蝉亦敛去眸中忧伤,重新恢复往日的随性,点了点头,率先迈出步伐,直入祠中。

刚入祠中,灵觉异于常人的李伏蝉便察觉到狄公像后的呼吸声,记忆流转,李伏蝉想起什么,本还有些许惆怅的心绪不知怎地忽然活跃起来,目光缓缓划过身侧的苏无名,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燃烛,焚香,苏无名与李伏蝉面对着那狄公像,虔诚跪拜,待两人将香置入香炉,苏无名看着恩师铜像,长跪不起,深叹一声,似是委屈,又似是在为自己寻求一个肯定,这世上,有且仅有此一人可置喙苏无名的过失,只可惜,那些耳提面命的教导,再无聆听之日。

苏无名凝视着铜像,终是忍不住开口道:“恩师在上,不肖弟子苏无名来看您了!”

苏无名看了李伏蝉一眼,见其一副沉默的模样,便继续自己的言语,在他面前,苏无名并不需要强自支撑,“恩师在时,每每教诲,做人当清白,为官当清正,您的教诲,这些年,苏无名一直铭记在心,故此番到洛阳,”苏无名稍顿,目光愈加坚定,“我绝不接受那斜封官!”

片刻后,四下无声,苏无名转头,看向李伏蝉,深吸一口气,问道:“伏蝉,你觉得阿叔错了吗?”

李伏蝉闻言,自是知道苏无名此刻心中的纠葛,洛阳人面花案,无辜之人相继惨死,对于苏无名这般心怀百姓之人来说,自是责无旁贷,可斜封官一事,事关人生清白,所谓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一词,重于生命。

恍惚间,李伏蝉似想起往昔之景,彼时年幼,阿翁尚在,敦敦教导,耳提面命。

“伏蝉,这大唐是盛世,亦是浊世,看着花团锦簇,却是烈火烹油,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牛鬼蛇神,屡禁不止!”

“所见善者,可忍辱负重,多年一日,甘之若饴,可舍己为人,不顾性命,舍生取义,而所见恶者,为非作歹,贪得无厌,枉顾人命,地狱恶鬼,怕也是自叹弗如!”

“你阿翁我,一生沉浮,落过尘埃,上过云端,见惯了人心鬼蜮,也看尽了人生百态,我教导你习文练武,并不是盼你封侯拜相,反倒是希望你远离那官场的是是非非。”

“我有三子,也就是你那三个舅父,均是入了官场,可他们并不都适合那尔虞我诈的朝堂,有我在,或可为他们遮风挡雨,可待我百年归去,他们之中必有人横生祸端。”

“你阿耶与你苏阿叔也是如此,你阿耶若是一心为将,沙场驰骋,必可一展身手,报效家国,你阿叔若全心昭狱断罪,探查诡案,也必可一展才华,不负所学。只可惜,官场如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