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宜修重生七(2 / 3)

加入书签

请了皇帝来。

“皇后的意思是,为圆明园李氏请封?”

皇帝的脸色晦暗不明,手中的银着也放了下来。

皇后不去看他怀疑的目光,自顾自的盛了一碗老鸭汤,“是。

臣妾想着宫中三位阿哥都成家上朝了,弘时和弘昼都有额娘,只有弘历没有”

宜修将汤放在皇帝面前,娓娓道来。

“弘历多有长进,臣妾深居后宫也有耳闻”

“李氏诞育皇子有功,为着弘历的面子,一个嫔位是该得的”

宜修并不亲近任何一位阿哥,谁示好都照收不误,但绝不有所动作。

皇帝也愿意听她几句话。

皇帝沉默几许,拿起了汤勺,尝了一口,忽然道:“皇后可是听了什么风言风语?”

宜修知道他说的是弘历与莞妃走得近的事,不慌不忙道:“皇上圣明。

臣妾知道您宠爱莞妃,可…”

“莞妃毕竟年轻,与弘历不过差了七岁”

点到为止,宜修不再言语,静静的用着晚膳。

皇帝宠爱甄嬛,在甄嬛一声声“四郎”

的讨好下,皇帝脑子一热就答应了下来。

可这么久都没动作,可见他是后悔了当日举动的。

现在后宫的局势很好,皇后自成一派,齐妃因为儿子出息和皇后若即若离的态度也隐隐有自立门派的意思了;惠嫔、敬妃等人都与甄嬛交好,裕嫔独来独往。

皇后稳坐中宫,齐妃裕嫔有子,甄嬛有宠,如此算是四足鼎立的局面,皇帝很是满意。

何苦打破呢?

且就像宜修所暗示的那样,年轻庶母和正少年的皇子,容易惹人非议。

即使只有一丁点儿可能,皇帝也不愿意亲手给自己戴上一顶薛定谔的绿帽子。

皇帝没有表态,宜修也不着急。

就算甄嬛还是成了钮钴禄甄嬛,提前洞悉一切的她,也有的是法子笑到最后。

大约半月后,皇帝下了一封大封后宫的圣旨,齐妃为齐贵妃、裕嫔为裕妃,敬妃、莞妃享贵妃份例;欣常在连升两级为嫔,安贵人为安嫔,祺贵人为祺嫔。

其余伺候过皇帝的人,包括潜邸和圆明园、热河行宫等地的,全都追封了常在贵人;其中以四阿哥生母位分最高,是为熹嫔。

圣旨一出,前朝后宫不论是谁,表面上都得夸赞皇帝重情念旧;得知有皇后力荐,更是连连夸赞皇后贤德,帝后同心。

四阿哥当天就来到了景仁宫,红着眼对着宜修行了大礼。

他从没见过生母,幼年更是因为出身的原因受尽了苦楚,养成了自卑又自负的性子。

无人知晓,他内心是很想念那个把自己带来人间的额娘的。

可皇帝忌讳,他从来没对任何人提起过。

他只想着好好办差,日后手上有了权力,再慢慢筹谋;或者有幸荣登大宝,风风光光的追封生母。

如今心愿已了,四阿哥对着宜修露出的不再是伪装出的假笑,而是实实在在的感激。

生母有了名分,看谁还敢背地里嘲讽他是个没娘的野孩子!

宜修也红着眼将他扶起,嘴里一直念叨着“好孩子”

二人真心实意的交流了一番,母慈子孝,四阿哥脸上带着幸福都笑容走出景仁宫。

得知此事有宜修掺合,饶是养气功夫再好,甄嬛也没控制住自己,狠狠的摔了几套瓷器。

自进宫以来,甄嬛就觉得百事不顺;宜修将替身一身挑破,更是狠狠地打击了她的自尊心。

只要她有脱离掌控的苗头,宜修就会轻飘飘的将她踩回谷底,那高高在上的态度让甄嬛感觉自己像个逗笑的猫儿狗儿一样。

没有依靠、犹如浮萍一般的日子她受够了,她也曾想着怀个孩子,可一碗碗的坐胎药喝下去,除了让她被苦味浸透了外,一点动静也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