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马谡推科选贤才(1 / 2)
长安的科举考场外,挤满了前来应试的考生。
他们中有寒门子弟,有士族子弟,还有投降的东吴旧臣,每个人脸上都满是期待和紧张。
马谡站在考场门口,看着这些考生,心里满是感慨——诸葛亮生前就想推行科举制,选拔寒门人才,现在终于实现了。
“马丞相,考生们都到齐了,可以开始考试了。”
科举主事走到马谡面前,躬身行礼。
马谡点头:“好,开始吧。
记住,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徇私舞弊,要是现有人作弊,立刻取消考试资格,还要追究责任。”
主事点头,立刻让人打开考场大门,考生们排着队,依次进入考场。
考场内,每个考生都有一个单独的隔间,里面放着笔墨纸砚,还有监考的士兵,防止作弊。
考试的题目是“民生为本论”
,要求考生论述如何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考生们拿起笔,认真地写着,考场里只剩下笔墨摩擦纸张的“沙沙”
声。
马谡在考场里巡视,看到一个寒门子弟正皱着眉,冥思苦想。
他走过去,看到考生的纸上只写了几个字,心里有些不忍。
但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开——科举是公平的,不能因为同情就破坏规矩。
几天后,考试结束,考官们开始阅卷。
马谡也参与了阅卷,他看到一篇文章,写得非常好,论点清晰,论据充分,还提出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民生建议。
他看了看考生的名字,叫王粲,是个寒门子弟,父亲是个农民。
马谡很开心,立刻让人把王粲的文章拿给刘成看。
刘成看了,也很满意:“这个王粲,是个人才,一定要重用。”
科举放榜那天,考场外挤满了人。
王粲看到自己考上了状元,激动得直哭:“俺考上了!
俺考上了!
俺终于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做事了!”
百姓们纷纷向他道贺,寒门子弟们也都很开心,他们知道,只要努力读书,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士族子弟们虽然有些不满,但也不敢反对——朝廷已经明确规定,科举公平公正,谁也不能搞特殊。
马谡召见了王粲,对他说:“王状元,你很有才华,朝廷决定派你去雍州,协助邓艾大人治理民生。
你要记住,无论做什么官,都要以百姓为本,不能辜负朝廷的信任,不能辜负百姓的期望。”
王粲躬身行礼:“请丞相放心,下官一定好好做事,为百姓谋福利,为朝廷尽忠。”
王粲去雍州后,果然不负众望。
他协助邓艾推行新的农桑政策,教百姓们种新的粮种,还修建了不少水利工程,让雍州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不少。
邓艾对马谡说:“马丞相,您真是选对人了!
王粲是个难得的人才,有他帮忙,雍州的民生治理越来越好了。”
马谡笑着说:“这都是科举制的功劳,只要咱们坚持选拔贤才,季汉的江山就会越来越稳固。”
除了王粲,这次科举还选拔出了不少人才,有的被派去东吴治理民生,有的被派去凉州协助马岱,有的被留在长安,协助马谡处理政务。
季汉的官员队伍,渐渐充实起来,治理天下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而漠北的司马昭,得知季汉推行科举制,选拔了不少寒门人才,心里满是嫉妒和不甘。
他知道,季汉越来越强大,自己再也没有机会报仇了。
轲罗延也彻底疏远了他,不再给他提供任何支持。
司马昭只能带着几百残兵,在草原上流浪,靠掠夺为生,成了草原上的一股小势力,再也掀不起大浪。
长安的皇宫里,刘成看着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才名单,心里满是欣慰。
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