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司马父子拢旧部(1 / 2)
蒋琬的葬礼过后,长安的政务重心渐渐向诸葛亮和马谡倾斜。
司马懿则带着司马昭前往雍州赴任,他的“雍州别驾”
虽无兵权,却掌管着曹魏旧部的登记与安置——这个职位看似普通,却是收拢人心的关键。
雍州太守府的偏厅里,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满桌的旧部名册上。
司马懿手指拂过“王基”
“夏侯和”
“邓艾”
等名字,眉头微蹙:“这些人都是曹爽旧部,归降后虽未被清算,却因‘降将’身份被边缘化,有的甚至连俸禄都不够养家,难怪王基能轻易煽动他们。”
司马昭站在一旁,递过一杯热茶,补充道:“父亲,我昨日整理名册时现,这些旧部中,有三成懂粮道管理,四成熟悉军务,还有两成擅长水利——季汉正缺这类人才,若能妥善安置,不仅能稳定雍州,还能为季汉所用。”
司马懿接过茶,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观察得很仔细。
季汉官员虽懂仁政,却对曹魏旧部的专长不了解,咱们正好借此机会,帮他们解决难题,让他们知道,跟着咱们,比跟着季汉的官员更有出路。”
第二天一早,司马懿就在太守府外设了“旧部接待处”
,门前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凡曹魏旧部,无论官职高低,皆可申诉困难,共谋安置”
。
消息传开,第一个来的是夏侯和——他曾是曹爽的参军,归降后只得了个“中郎”
的闲职,家里有老母亲和五个孩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司马大人,”
夏侯和躬身行礼,语气局促,“在下想求个差事,哪怕是管粮仓、抄文书也行,只要能让家人吃饱饭。”
司马懿连忙扶起他,笑着说:“夏侯兄不必多礼。
你当年在曹爽麾下掌管军中文书,心思缜密,正好雍州需要人整理旧部档案,这个差事就交给你,俸禄按‘参军’标准放,每月再加两石粟米,够你家用了。”
夏侯和又惊又喜,眼泪都快掉下来:“多谢司马大人!
在下定当尽心尽力,绝不辜负您的信任!”
接下来几日,旧部们纷纷前来,司马懿都一一妥善安置:王基熟悉粮道,让他协助管理雍州军屯粮仓;邓艾懂水利,派去监督水渠挖掘;会打仗的,则编入预备役,负责维护地方治安,俸禄比之前提高了三成。
司马昭每天都陪在父亲身边,记录旧部的需求与专长,整理成《雍州旧部人才册》。
有一次,邓艾来申诉,说自己提出的“梯田种植法”
被季汉农师驳回,司马懿让司马昭把“梯田法”
详细记录下来,亲自带着去见雍州太守:“邓艾的方法虽新,却适合雍州山地,不如让他在陈仓附近试种,若收成好,再推广不迟。”
太守同意后,邓艾果然不负所望,试种的梯田粟米产量比普通农田高了两成。
邓艾特意带着新收的粟米来感谢司马懿,语气激动:“司马大人,若不是您,我的法子永远没人肯试!
您放心,以后我一定好好推广梯田,让雍州百姓多收粮!”
司马懿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是你自己的本事,我只是帮你递了句话。
以后有好法子,尽管提,我帮你引荐。”
看着父亲轻松拢住人心,司马昭心里渐渐明白:想要让人信服,不仅要给好处,还要懂得尊重他们的才干。
他把这些感悟记在册子上,末尾加了一句:“用人者,当知其长,予其位,信其能,方得人死力。”
而长安的诸葛亮,自从蒋琬去世后,便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政务与南征筹备上。
他常常熬夜修改《南征方略》,有时趴在案上就睡着了,醒来后揉了揉眼睛,又继续动笔。
马谡看在眼里,多次劝他休息,诸葛亮却总说:“南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