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江东密信(1 / 2)

加入书签

江东使者呈上孙权密信后,便由鲁肃(他作为联姻的推动者和联盟维系者,常负责与刘备沟通)陪同在馆驿歇息。

密室中,刘备与诸葛亮拆信观看。

信的内容,让二人眉头微蹙。

孙权在信中,先是客套地问候了妹妹孙尚香在荆州的生活情况,表达了一番兄妹之情。

随后,话锋一转,提及江北曹操近来似有异动,恐对淮南用兵,江东压力增大。

最后,才委婉地提出,希望刘备能看在同盟及姻亲的份上,履行此前“共抗曹操”

的诺言,出兵北上,至少对襄樊方向施加压力,以牵制曹军,缓解江东正面战场的压力。

“孙权这是要我等替他分担北面的压力啊。”

刘备放下书信,看向诸葛亮,“孔明,你如何看?”

诸葛亮羽扇轻摇,沉吟道:“孙权此请,在意料之中。

曹操赤壁之败,元气受损,但并未伤及根本,迟早会卷土重来。

孙权担心曹操要报复目标是他,故想拉我下水,共同承受兵锋。

此为一石二鸟之计,既让我军牵制曹军,亦可消耗我军实力,延缓我展方向。”

“那我等是该应允,还是拒绝?”

刘备问道。

若应允,则必然要抽调兵力北上,势必影响西取益州的准备和时机;若拒绝,则刚巩固的联盟可能出现裂痕,孙权甚至可能以此为借口,在荆州问题上再生事端。

诸葛亮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主公,此事,看似难题,实则或可成为我等西进的绝佳掩护!”

“哦?此言怎讲?”

“主公可回信孙权,慨然应允出兵相助!”

诸葛亮语出惊人。

刘备一愣:“应允?那我西进之事……”

“主公莫急,”

诸葛亮成竹在胸,“我军可答应出兵,但出兵方向,未必一定是襄樊。”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长江向上,越过荆州,直指西方:“主公可对孙权言,襄樊城坚,曹仁善守,强攻难下,且易陷入僵持,于牵制曹军效果不显。

不如另辟蹊径,我主力大军西向,假意攻打上庸、房陵等地,做出欲切断曹操汉中与荆州联系,甚至威胁长安之态势。

曹操若知我军西进,必疑我欲图汉中或关中,其驻守宛、洛之兵,甚至许都中枢,皆需分兵西顾,如此,对江东淮南方向的压力,自然减轻。

此乃‘围魏救赵’之策,效果远胜于强攻襄樊!”

刘备闻言,眼睛顿时亮了:“妙啊!

孔明此计大妙!

名义上是应孙权之请,出兵牵制曹操,实则大军西向,为我等入川创造机会和借口!

即便将来刘璋质问,我等亦可言乃为北伐曹操,借道或暂驻,使其难以拒绝!”

“正是如此!”

诸葛亮点头,“而且,我军西进至荆州与益州交界处,便可观望形势。

若张松、法正等内应准备妥当,刘璋又恰逢张鲁威胁,急需外援,我等便可顺势应‘邀’入川!

若时机未到,我军亦可在此屯兵,演练山地作战,熟悉西线地形,等待最佳时机!”

“好!

便依孔明之计!”

刘备拍案而定,“我即刻回信孙权,并传令诸将,整顿军马,准备西进!”

于是,一道看似回应江东请求,实则暗藏西进野心的命令,从公安出。

关羽依旧镇守江陵,以防襄樊曹军与东吴变故;张飞、赵云、黄忠、魏延等大将,皆随军西行;高顺及其陷阵营,亦作为中军精锐一同出。

诸葛亮总揽后方,调度粮草,支援前线。

荆州大军,开始浩浩荡荡地向西移动,旌旗指处,不再是北方的中原,而是那“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的巴山蜀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