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顺归心(1 / 2)

加入书签

送走高顺后,刘成站在自家院门口,望着那道挺拔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手指不自觉攥紧了腰间的布带——他比谁都清楚,高顺不是寻常武将。

当年吕布麾下,陷阵营七百锐士能破数倍之敌,靠的全是高顺说一不二的治军手段;后来吕布兵败,高顺宁死不降,这份忠烈,在乱世里比黄金还珍贵。

若能让这人真心跟着自己,往后不管是招兵买马,还是征战四方,都等于有了定海神针。

接下来几日,刘成把草鞋摊交给邻人照看,每天清晨都提着一坛黍米酒往城西的悦来客舍跑。

起初高顺话不多,多是刘成问起排兵布阵,他才条理清晰地作答,语气里带着几分武将的审慎。

可聊到冀州局势时,刘成随口提了句“袁绍外宽内忌,手下谋士各怀心思,看似强盛,实则隐患重重”

,高顺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抬眼看向刘成:“玄德公何以知之?”

刘成没说自己“预知”

,只道“观其近年行事,重用亲族却猜忌能臣,此乃取祸之道”

这话正戳中高顺心里对诸侯的看法,往后再聊天,他话明显多了些,偶尔还会主动问起刘成对徐州、兖州的看法。

这天一早,刘成没去客舍,而是直接拉着高顺往城外的场院走。

刚到门口,就听见整齐的喊杀声——二十多个乡勇穿着粗布短褂,手里握着削尖的木棍,正跟着一个老卒练劈刺。

有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动作慢了半拍,额头渗着汗,却没敢停下,咬着牙跟上节奏。

高顺停下脚步,眉头微蹙:“这些人多是农夫,无甲无械,练得再齐,也难抵正规军。”

刘成走到场边,看着那少年扶着腰喘气,声音放轻:“高兄有所不知,这些人里,有三个是去年黄巾过境时没了家的,还有五个是怕乱兵再来抢粮,主动来学两手的。

我练他们,先不是为了打仗,是想让他们能护住自己的家。

往后若是能凑够粮草盔甲,这些人里肯拼命护着百姓的,才是我要的兵。”

高顺顺着刘成的目光看去,正好见那少年抹了把汗,又举起了木棍,眼神里没了刚才的疲惫,多了几分韧劲儿。

他指尖悄悄攥紧,心里忽然觉得,刘成这人和那些只想着争地盘的诸侯,真的不一样。

从场院回去后,高顺夜里翻来覆去没睡好。

他想起在吕布手下时,虽能指挥陷阵营,却从来没人问过他“为何打仗”

,吕布只想着夺城池、抢粮草,从不管百姓死活。

可刘成不一样,这人嘴里说的“伸大义于大义”

,不是空喊口号,是真的在帮那些最普通的农夫练本事,护家小。

两日后,刘成请高顺到自家院中。

院里的篱笆上爬着几株牵牛花,石桌上摆着两碟咸菜、一壶热茶。

刘成坐下后,没绕圈子,直接沉声道:“高兄,前几日在客舍说的话,我没骗你。

我是中山靖王之后,算起来也是汉室宗亲——这话不是用来撑场面的,是想告诉你,我想做的不是当一方土霸王,是想护着百姓,不让黄巾之乱、诸侯混战再糟践天下。”

他顿了顿,想起去年在流民里见过的饿死的孩子,声音沉了些:“我见过流民啃树皮,见过妇人抱着死孩子哭,这天下再乱下去,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我想做事,可手里没人、没兵,连像样的武器都没有。”

说着,刘成站起身,对着高顺深深一揖,腰弯得极低:“高兄有国士之才,不该像现在这样漂泊无依,空有一身本事却没处用。

我刘成恳请你留下,跟着我一起干。

如今我只有这一间陋室,连给你配把好刀都做不到,但我敢保证,往后不管是享福还是遭罪,我都跟你一起,绝不会让你受半分委屈!”

高顺看着眼前躬身不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