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树上(2 / 5)

加入书签

知没有打开读取,也没有公开内容。

她只是每日清晨焚毁其中的文字,将灰烬撒入海中。

她告诉村民们:“有些话,不必让全世界听见,只要说出来,它就完成了使命。”

有人不解,问她为何不公布真相。

她答:“真正的救赎,不在于曝光黑暗,而在于允许光明进入人心。

若我们以揭露为武器,迟早也会变成新的审判者。”

这话传出去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效仿。

北方某座废城中,一群年轻人在地下剧场举办“沉默之夜”

:参与者蒙眼静坐,轮流低声讲述最深的秘密,结束后彼此不问姓名,不留痕迹。

南方岛屿上,一位修女创办了“遗忘教堂”

,专门收纳那些因说出真话而被社会驱逐的灵魂,她说:“上帝宽恕的,从来不是完美的人,而是敢于承认破碎的人。”

然而,归寂的余烬仍在暗处燃烧。

一个月后,云知收到一封匿名信,用的是早已淘汰的热敏打印纸,字迹歪斜如挣扎的虫蚁:

“你唤醒的声音越多,它们反弹得就越狠。

静语核心未灭,只是沉睡。

它们学会了伪装??现在,它们藏在算法里,藏在教育大纲里,藏在儿童动画片的背景音乐里。

它们不再用电击,而是用温柔的否定:‘你说的不对’‘你不该这样想’‘大家都不是这么做的’。

你斩不断影子,因为你还没看见光源。”

信末没有署名,只有一个坐标,指向东南亚某国边境的一所“心理调适中心”

她立刻启程。

穿越丛林与瘴雾,第七日黄昏,她抵达目的地。

那是一座看似普通的疗养院,白色围墙环绕,门口种着薰衣草,空气中飘着轻柔的钢琴曲。

孩子们在草坪上玩耍,笑容灿烂,老师们温和有礼,一切宛如世外桃源。

但她很快察觉异常。

所有孩子的语言高度标准化,回答问题时语调平稳得近乎机械;他们不说“我觉得”

,只说“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他们描述梦境时,使用的词汇竟与政府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南》完全一致。

更令人心悸的是,每当某个孩子流露出悲伤或愤怒的情绪,旁边就会有老师悄然靠近,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说:“让我们把它放下吧,好吗?”

随后,那孩子的眼神便会迅恢复平静,仿佛情绪从未出现。

云知潜入夜间巡查的医护房间,偷看了电子档案。

系统记录显示,这些孩子都被植入了一种新型神经调节芯片,名为“心宁3型”

它不会压制语言,反而鼓励表达??但所有表达必须经过内置过滤模型的审核。

一旦检测到“潜在不稳定情感模式”

,便会释放微量药物,诱导大脑产生“自我修正”

的错觉。

换句话说,这不是禁止说话,而是驯化说话。

真正的恐怖在于:这些人以为自己是自由的。

深夜,她潜入数据中心,试图接入主控网络。

就在她插入明河留下的心网碎片时,警报骤然响起。

不是刺耳的鸣笛,而是一段极其柔和的童声合唱,旋律优美,歌词却是:“请回到房间,请闭上眼睛,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清道夫来了。

但这一次,它们不再是金属躯壳,而是穿着白大褂的心理医生,手持喷雾器,脸上带着悲悯的微笑。

他们不说“逮捕”

,只说“带你回家”

;不使用暴力,而是用共情式催眠:“我知道你很累,让我们一起放松下来,好不好?”

云知挥剑。

铜剑斩向的不再是频率或波动,而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