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8章(1 / 2)

加入书签

李元德离开之后,钱天敦才长叹了一口气。他对于此事的真实想法,可没有刚才表现的这么淡定,只是不想让下属看到自己焦躁的样子而已。

长期在海外打拼,远离政治中心,虽然立下军功无数,有着享誉海内外的威名,但后果就是缺乏朝中人脉,难以对执委会的意图做出准确的判断。

像这次的突发状况,钱天敦其实就拿不准这究竟是星岛那边的独立操作,还是执委会暗中对此授意,所以他也不能立刻做出回应,只能先让李元德去确认是否有内部人员走漏了消息。

将二十多名技术人员临时征召作其他安排,这对特战师目前所控制的产业规模来说,其实只是一件小事。但这究竟是偶发事件,还是某种风向的变化,却让钱天敦不得不认真琢磨。

钱天敦翻出了昨天才送到的一份海汉时报,他其实已经浏览过一遍,不过刚才李元德报告的事情,让他想到其中一篇文章可能与此有所关联。

因为与本土之间距离遥远,国内发行的海汉时报送抵伏波港的时间,往往已经是在发行之后两个月左右了,很多消息其实就没有那么强的时效性。

真正重要的消息,国内会以电报的形式进行通告,所以送到伏波港的国内报纸,一般也只是作为了解国家大事的补充手段。

钱天敦很快找到了昨天看过的那篇文章,标题是《海外产业发展趋势之预测》,署名撰文者是时报的社论,这其实往往就代表着官方的某种态度了。

但因为这期时报的头版头条是江西战事相关的报道,其篇幅足足占了两个版面,这篇刊登在三版的文章就不是那么吸引眼球了。

文章内容罗列了由工业、海运、贸易等部门提供的诸多数据,以此来分析目前海汉在海外布局的诸多产业发展趋势。

钱天敦昨天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便觉得其中有部分信息与特战师辖区的情况相关,不过尚未来得及仔细分析,今天李元德报告的事情却是给他提了个醒。

此时再读这篇文章,钱天敦自然就从中体会到了一些不一样的意味。

文章通过分析数据所得出的结论,目前海汉下辖的诸多海外殖民区中,仅有星岛和吕宋两个大区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而包括远在太平洋彼岸北美大区在内的其他殖民区,则是仍然不同程度地依赖于国内提供的支持,才能维持当地的正常运转。

这个结论其实没什么问题,也的确与当前的客观现实相符。

星岛和吕宋大区是海汉最早开发的海外殖民区,距今都有二十多年的发展时间了,各方面的条件自然比较成熟一些。而王汤姆率部前往北美开辟新天地是在八年之前,时间尚短,且因距离原因从国内获得的支持也比较有限。

至于特战师进入印度洋地区,算起来到现在也才三年时间,南方新大陆的探索开发,更是在特战师在锡兰岛设立汉班港之后的事了。如此之短的时间,取得的建设成果自然也比较有限。

不过文章由这个结论推导出的预测,是国家会逐步缩减对海外的直接投入,特别是从本土输出的物资和人员。

理由也很简单,海汉在迁都杭州之后,上马了许多大型的基建工程和工业项目,这些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这方面的需求与海外殖民区是重叠的,国家无法同时满足这么大的需求量,只能有所侧重地做出相应调整。

那么在国家收紧资源分配后,各个海外殖民区必然就会按照某种标准分出一二三等的优先程度了。

这些标准无非是距离本土的远近,开发难易度,国家对当地物产或地理位置的需求紧迫度等等。

而特战师所辖的区域,在这种比较中显然很难占到有利位置。

尽管波斯湾和红海都极具战略价值,阿拉伯半岛的沙丘下深埋的能源对海汉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需求并不是那么紧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