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贪官祖宗(3 / 5)
,体态丰腴,脸上带着热情洋溢的笑容,正是三皇子沈陵。
“大哥!如何?成功了?”
沈陵人未至,声先到。
沈怀民含笑点头:
“初步已成。再有两日,待制成煤饼,便可试售于民了。”
沈陵闻言,抚掌大笑,立刻转身对着身后跟着的一群文人墨客、世家子弟,扬声道:
“诸位都看到了吗?此乃利国利民之壮举!是我大哥心怀天下,为百姓谋福祉的实证!”
他挥舞着手臂,情绪高昂,
“以后啊,诸位夜间读书作诗,或是会友清谈,便不用再心疼那昂贵的木炭银钱了!
用上这‘怀民煤’,花费少,暖和足,保管诸位文思泉涌,一觉到天明!哈哈!”
他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
“正好!如此利国利民之盛事,岂能无诗词歌赋以记之?本王与周桐周大人在此倡议,诸位可就这‘怀民煤’,即兴或回去潜心创作诗词文章!
凡佳作,经由本王与周大人点评,择其优者,刊载于即将发行的《长阳新报》之上,扬名立万,就在今朝!”
他太懂得如何调动这些文人的积极性了。
既能蹭上大皇子的热点,又有皇子(虽然是三皇子)和诗坛新秀周桐亲自点评,还能在新鲜出炉的报纸上刊登扬名!
这对于渴望名声的文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抗拒的诱惑。
果然,他身后的那群文人子弟瞬间激动起来,一个个摩拳擦掌,眼睛放光,已经开始有人摇头晃脑,开始酝酿词句了。
周桐看着这架势,赶紧咳嗽一声,站出来打圆场,他可不想被这群热情过头的文人当场围住:
“诸位,诸位!三殿下所言极是。不过,佳作需沉淀,急就章恐难出精品。
两日内,诸位大可细细推敲,将沉淀后的佳作送至欧阳府或三皇子府即可。
今日大家既已至此,不妨先实地观看一番这窑场气象,体察一下民情民愿。
如此,写出的诗词方能言之有物,情真意切,更能体现这‘怀民煤’造福于民的深意,诸位以为如何?”
他这番话合情合理,既给了众人准备时间,又引导他们深入观察,众文人纷纷点头称是,随即兴致勃勃地在工部官员和衙役的引导下,有序进入窑场参观询问,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周桐等人这才得以脱身,登上马车。
和珅也挤了上来,一坐下就开始汇报:
“殿下,周老弟,刚才外面可有不少人在打听这煤的售价和货源了。”
他小眼睛眯着,透出商人的精明,也带着一丝忧虑,
“这生意,眼红的人肯定不少。在长阳,有殿下和官家的名头镇着,自然无人敢造次。可若是那些商人买了去,运到外地州县售卖,这价格……可就由不得我们了。他们翻个几倍卖出,我们也鞭长莫及啊。”
周桐皱眉:
“这都是官营的,他们敢这么明目张胆?”
和珅嘿嘿一笑,说得比较委婉:
“周老弟,这话说的……商人逐利,乃是天性。只要有利可图,总会有人想方设法。
而且……底下那些经手的官吏,难保不会有人……嘿嘿,你懂的。”
他隐晦地指了指“贪腐”的可能性。
周桐托着腮思考了一下,提出第一个方案:
“那我们能不能给每批煤,或者装煤的袋子,弄个特殊的官印标记?
按袋售卖给他们,并给这种煤定个官方名称。
商人凭此标记,在各地售卖时可享受一定的税赋优惠。
但相应的,他们必须遵守官方指导价,若有私自抬价或以次充好者,一经查实,严惩不贷!我们官府也要有能快速验证这煤真伪的方法。”
他话音刚落,和珅就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