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数据迷雾与织网寻踪(1 / 3)

加入书签

“联合监测与预警”子协议的启动,像在寂静的湖面下铺设开一张无形的细网。星语的“万梦织锦”与“收割者”那冰冷高效的探测网络,以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耦合在一起。低功耗的数据流在“环境信道”中无声奔涌,交换着来自遗骸星域各处边缘区域的、海量的规则环境监测数据。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只有纯粹的信息交互与逻辑判断。双方都清楚,此刻的协作是基于生存本能的权宜之计,任何不必要的交流都可能引入变量,干扰对那潜藏威胁的判断。

星语将大部分意识沉浸在这片数据的海洋中。她不再仅仅依赖于“万梦织锦”的集体感知,而是开始学习并理解“收割者”提供的、那种更加结构化、更侧重于量化分析与模式识别的数据处理方式。“收割者”的网络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能将最微弱的规则涟漪分解成无数个参数,并通过复杂的算法模型,追溯其源头、分析其性质、预测其趋势。

这种冰冷而高效的风格,与“万梦织锦”那种更偏向于直觉、情感共鸣与整体感知的方式截然不同,却极具互补性。星语像一块海绵,快速吸收着这种新的思维方式,并将其融入自身的认知体系。她开始尝试用“收割者”的算法模型,去重新审视“万梦织锦”长期以来积累的海量感知数据,尤其是那些曾被忽略的、过于微弱或看似无关的规则异常记录。

效果是显着的。

在联合网络运转后的第七个标准星域时,一个此前被忽略的关联性浮出水面。

“收割者”的算法标记出了四处近期发生过微弱“接触”信号的边缘区域。这四处区域在星域中的分布看似随机,毫无规律可言。但当星语将“织星者”文明遗留的、关于空间规则“纹理”感知的技巧应用于此,并调取了“万梦织锦”中记录的、这些区域在更早历史时期的规则背景噪声数据后,她发现了一条隐藏的线索——

这四处区域,其空间规则的“底层纹理”,在发生“接触”信号前的某个特定时间区间内,都曾出现过一种极其隐晦的、**同步的“软化”现象**!就好像这些彼此相隔遥远的不同地点,其空间结构在那一刻,被同一种无形的力量,以同样的方式,轻轻地“按压”了一下,使其对外界干预的“抵抗力”短暂下降了!

这种“软化”现象极其微弱,持续时间极短,且与背景规则波动几乎融为一体,若非结合了“织星者”的独特感知法与“收割者”的强大算力进行针对性回溯分析,根本不可能被发现!

“这不是随机的试探……”星语心中警铃大作,“这是有预谋的、协同的‘薄弱点’制造!”

“虚空低语者”并非盲目地到处碰运气,它们在主动地、巧妙地改造星域边缘的空间结构,人为地制造出更容易被它们“接触”甚至“穿透”的节点!

她立刻将这一发现,连同支持性的数据模型,通过“环境信道”发送给“收割者”。

这一次,“收割者”的回应出现了短暂的延迟。显然,这个发现也超出了它们之前的预料。片刻后,回复传来:

***“分析确认。‘协同软化’现象成立。威胁评估修正:‘低语者’具备高阶空间规则协同操控能力,其智能性与组织性远超初始预估。”**

***“新任务优先级:建立‘空间结构稳定性’实时监测模型,重点监控已发现及潜在‘软化’区域。尝试逆向推导‘软化’信号源。”**

***“警告:此发现暗示‘低语者’可能具备在‘静默力场’容忍阈值下,进行缓慢但持续性规则侵蚀的能力。长期后果严重。”**

情况比想象中更糟。“低语者”并非只会蛮横地“吞噬”,它们更像是一群拥有高超技艺的、耐心的“窃贼”,正在试图在不惊动“管理员”(规则基盘)的情况下,在房子的墙壁上悄悄地凿出一个个不易察觉的小孔!

联合网络的工作重心立刻调整。星语主导的“万梦织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