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玉髓血祭(2 / 4)

加入书签

不染尘俗的地方长大,双眼灵动得像是被露水洗涤过一样不参杂质,像极了她母亲......

剔透纯净到赵明成心头发紧、不敢直视,唯恐他苍老的眸子里的浑浊沾污了那份清澈。

“叫侍女给你梳妆一番,一会去祠堂,带你认祖归宗。”赵明成道。他移开视线,语气恢复惯常的疏离。

赵明珠听见“认祖归宗”四个字,双眸都不自觉地瞪大了。

她的确是赵家的嫡系女儿,这么多年养在老家,来到京城也理应去祠堂叩拜祭祀列祖列宗。但如果赵明成的意思是“认祖归宗”,那就不是简单磕个头的事情了——是不打算把她送回青州的意思。

赵明成说完要走,刘氏拍了拍赵明珠的手背后也起身。

赵明珠喊住赵明成:“父亲!”

赵明成被这声父亲喊得有些打愣。但夫妻二人双双同时停下脚步。

“孩儿临行前答应了祖母,待玉珠妹妹病愈后就回青州。”

赵明珠自是不愿意留在京城的。

在这里除了爹不疼娘不爱,出门也不像在青州有一伙狐朋狗友可以吆五喝六地就去玩以外——必然有很多规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说在青州祖母亲自教导她礼仪,赵明珠该会的早就会了。但青州除了赵家,几乎都是平民百姓,和一堆普通孩子一起作伴长大,她早就野惯了。

光是想想以后要做个笑不露齿的贵女,赵明珠就累。何况她知道,这京城流传着她是克母扫把星的言论......

在祖母身边长大,嫁一个老实憨厚的青州男人,才是她最好的归宿。

“你祖母年岁已高,不该再多操心了,她那边我会去说。何况你也到了适婚的年纪,该留在京城和同龄的孩子们交流交流了。”赵明成说,“认祖归宗,早晚的事。”

还是和父亲交流得太少不知道他是这么个直来直去的风格,以至于赵明成一句话惊得赵明珠头皮发麻。“到了适婚的年纪”,这么快就要把她嫁了?

关于婚事的一句话让赵明珠一整晚都坐立不安,心中仿佛巨石压顶,她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和周围喧嚣的环境,只是像提线木偶一般循规蹈矩地任人摆布:

杏子为她梳妆、嬷嬷带着她去祠堂、在父母的注视下,于各列祖列宗的牌位前不停下跪又磕头,再起身去下一个牌位前如此往复......

直到一阵剧痛将赵明珠的思绪拉了回来。

在云瑶的牌位前时,赵明珠跪下的位置太过靠前,加之她思绪早已飘到九霄云外而没有注意,抬头时发髻间的发簪竟然纠缠住了桌布上垂落的流苏,扯得头皮生疼。

赵明珠低声吃痛,一旁的杏子赶忙上来帮她解开扭在一团的流苏。

这时,不知哪里传来一声女人轻蔑的笑,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

在场的女人里,刘氏作为当家主母必不可能如此小家子气,这只会是某个婢女发出的声响。

感受到周围人灼灼的目光注视,两个女孩都有些慌了神。好不容易杏子解开了乱团,却失手将簪子落在地上。

这只素净的白玉簪,翻滚几下就躲进了桌下。滚动的动作太小,几乎没有声响,又被杏子的身子挡住,旁人都不曾看见。

“这是老太君给您的生辰礼!”杏子压低了声音,语气里满是焦急。

赵明珠拦住杏子伸手就要去桌下乱抓的动作,加快语速道,“晚上过来再拾也不迟。快点走完这流程,不能再叫人看了洋相!”

赵明珠跪着打直了背脊,重新规规矩矩地在母亲的牌坊前行了个端正的大礼。

“明珠这礼做得真漂亮。看来在青州,老太君也一定也费了不少功夫教导。果然我们赵家的孩子,在哪里长大都不会差。”刘氏打圆场般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