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不愿回京(2 / 2)

加入书签

臣……暂不能奉诏返京。”

“嗯?”李世民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一股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为何?青州还有何事,比归朝辅政、承欢膝下更为重要?”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解和一丝不悦。

在他看来,太子远离政治中心太久,绝非好事。

海风吹过山丘,卷起些许尘土。王玄策与房遗直在后边听得心惊胆战,大气不敢出。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必须坦诚,也必须展现出足够的价值与格局,才能说服这位雄才大略又掌控欲极强的父亲。

“父皇,长安有房相、长孙大人等肱骨重臣,政务井井有条,儿臣归去,不过循例学习,锦上添花。而青州此地,”他伸手指向下方那一片繁忙,“乃是一片璞玉,正待雕琢。”

“儿臣在此,所行之事,并非仅仅几把陌刀,或些许盐铁之利。

儿臣是想借此东海之滨,尝试打造一个范式,一个能自我维系、持续壮大、不断为我大唐产出精良军械、充盈国库、繁荣商贸的根基。”

他的话语逐渐流畅,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陌刀坊的成功,证明了新式冶炼法与‘分工协作’的威力。但这仅仅是开始!

儿臣脑海中,还有利用水力驱动锻锤、鼓风的构想,若能实现,效率可再增数倍!

盐场之法可推广至沿海诸州,海贸航线可延伸至更遥远的国度,所得利润可反哺工坊、兴修水利、鼓励农桑……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一个强大的‘造血’之躯!”

他看向李世民,言辞恳切:“父皇,长安是帝国的大脑和心脏,至关重要。但帝国也需要强健的四肢与奔流不息的血液。

青州,有望成为这样一条强劲的臂膀,一处丰沛的血源。

儿臣留在此地,非为避世,实是想为大唐亲手夯实这一根基,探索一条于朝堂之外,同样能富国强兵的道路。

待到此地模式成熟,便可将其‘青州之法’推广至天下诸道,届时,我大唐将拥有无数个‘青州’,根基之深厚,必将远超历代!”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