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李世民大为震撼(2 / 2)
灰色坩埚,“以此熔炼高炉产出的铁料,去芜存菁,方能得到锻造陌刀所需的优质钢水。”
离开核心的冶炼区,李承乾又引领李世民参观了实行“分工法”的各个陌刀制作工位。看着匠人们如同精密的器械零件,在各自岗位上高效运转,将一块块钢坯变成寒光闪闪的利刃,李世民沉默良久。
这种组织模式带来的效率提升,直观而震撼。
“此法,亦是汝之所创?”李世民问道。
“儿臣只是觉得,专人专事,或可事半功倍。便与匠人们一同摸索试行。”李承乾谦逊地回答,但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巡视完陌刀坊,李承乾并未停下,而是带着李世民登上了工坊区附近的一处矮丘。从此处眺望,整个青州“将作区”的轮廓尽收眼底。
只见高炉、工坊、仓库错落有致,道路经过规划,运输物料的车辆往来穿梭。
更远处,新建的盐场滩晒如雪,港口帆樯如林,隐约还能看到织造坊、琉璃窑等其他工房的踪影。
整个区域虽然仍显粗糙,却充满了一种蓬勃的、有序的生机,与李世民认知中任何一座大唐城市或官营作坊都截然不同。
“父皇请看,”李承乾指向这片忙碌的景象,“儿臣所思,并非仅仅几把利刃。青州临海,拥盐铁之利,通海运之便。
儿臣在此,是想尝试打造一个……一个能持续为我大唐产出精良军械、充盈国库、繁荣商贸的根基。”
他顿了顿,继续道:“改进军械,是为强军;革新盐法,是为富国;兴海贸、办工坊,是为开源。
儿臣远离长安,非为避世,实是想跳出窠臼,为我大唐探寻一条更为坚实的强盛之路。
这里的每一座工坊,每一条新法,都是儿臣献给父皇,献给大唐的贺礼。”
海风吹拂着这对父子的衣袍,远处工坊的喧嚣与港口的号子声隐隐传来。
李世民久久凝视着脚下这片充满异样活力的土地,听着儿子这番远超乎他预想的陈述。
他看到了锋利的陌刀,看到了高效的流程,更看到了这背后所蕴含的、一种试图从根本上提升国力的尝试与野心。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