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臣魏征有本奏(1 / 2)

加入书签

东宫。

李承乾听着来自清河的一系列汇报:崔氏主要人员落网、旨意公布天下、善后事宜展开、民心逐渐安定…

他站在殿内,目光再次落在那幅巨大的舆图上,手指从清河郡缓缓移开,掠过整个河北,乃至更广阔的山东、江南地区。

“殿下,崔氏已除,河北局势渐稳,新政推行阻力大减,此乃大胜啊。”身旁的属官难掩喜悦之情。

李承乾却缓缓摇了摇头,脸上并无太多胜利的喜悦,反而带着一丝深沉的疲惫和更深的警惕。

“大胜?”他轻声反问,“铲除一个崔氏,或许只是开始。天下世家,盘根错节者,又何止一个清河崔氏?他们今日蛰伏,不过是畏惧朝廷兵锋与父皇之威,忌惮魏征那样的直臣之口,以及…孤的手段。”

他转过身,眼神锐利如初:“经此一役,他们只会更加警惕,手段也会更加隐蔽。未来的斗争,或许不会再如此激烈直白,但只会更加复杂艰难。”

“新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孤点了清河这把火,烧掉了一个崔氏,照亮了前路,但也让更多的阴影藏得更深。”

属官闻言,喜悦之情冷却,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殿下深谋远虑,臣等不及。”

李承乾走到殿门口,望着窗外开始泛出新绿的庭院,春意渐浓,但他心知,政治斗争的严冬或许才刚刚过去第一个回合。

“传令下去,清河之事,务必妥善收尾,抚恤百姓,彰显朝廷恩德。

核验田亩、清查户口之事,在河北全境加速推行,但需更加注重方式方法,授人以柄。”

“另外,”李承乾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给孤密切关注其他各大世族的动向,尤其是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

还有,朝中那些与世家交往过密的官员。一有异动,即刻来报。”

“是!”属官躬身领命,深知这场风波并未结束,只是进入了新的阶段。

李承乾负手而立,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

他知道,他的路还很长。

铲除积弊、推行新政、巩固皇权、富民强国…每一步都充满荆棘与挑战。

清河崔氏的覆灭,是一声惊雷,是一场大胜,更是一个开始。

一个标志着皇权与世家门阀漫长博弈进入新阶段的开始。而他,李承乾,已然坚定地落下了第一子,并且,绝不准备回头。

前方的路,唯有继续前行,遇山开山,遇水架桥。

因为他不仅是大唐太子李承乾,更是要为天下百姓开辟万世太平之基石的先行者!

……

正如李承乾所预料,清河崔氏的覆灭所带来的震撼是空前的,但其引发的反弹和暗流,也以更隐蔽、更复杂的方式迅速涌现。

长安城中,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潮汹涌。

数日后的一次常朝,气氛便显得格外微妙。

议题很快从河北善后,转到了如何对待其他山东士族的问题上。有官员出列,言辞恳切:

“陛下,太子殿下,清河崔氏罪大恶极,自取灭亡,然则山东士族,于国朝立国亦有功勋,且树大根深,牵连甚广。

如今彼等已显畏惧收敛之意,朝廷是否当示以宽仁,缓和新政推行之节奏,以免…以免激起更大动荡,寒了天下士人之心?”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了几位官员的附和。他们的话语虽未明说,但字里行间无不在暗示:朝廷不宜逼迫过甚,当适可而止。

龙椅上,李世民面沉如水,未置可否,目光却扫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心中冷笑,果然来了。硬的不行,便来软的吗?以“稳定”“士人之心”为名,行阻挠新政之实。

他正要出列,却见一个身影已然抢先一步。

“臣,魏征,有本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