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前往琼岛视察(2 / 3)

加入书签

中充满了敬重与感激,这种目光,陆绍远在南方大陆很多地方都见过,但在新收复的琼岛看到,意义尤为不同。

坐在他身旁的武康荣,看着窗外百姓对陆绍远自内心的爱戴,再感受着身边这位年轻统帅的气场,心中感慨万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前段时间奉命前往柳城学习,那次的经历彻底重塑了他的认知,他亲眼见到了柳城那车水马龙、秩序井然的繁华,见识了南方庞大的工业体系和高效的管理机构。

在武装警察培训基地,当他看到南方普通的警备部队进行战术演练时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精良装备,他才恍然惊觉,当初自己手下那些参谋提出的所谓“凭借地利顽抗”

的计划,是多么的可笑和无知,与南方这套完善、强大、从精神到物质都碾压旧时代的体系相比,他们过去的所谓“割据”

,不过是孩童过家家的把戏。

如果说南方在高丽进行的基层工作堪称典范,那么在琼岛,这套成熟的民生安抚与重建体系,则挥出了近乎完美的效果。

就连武康荣这样的旧统治者,也不得不承认,南方民政院上岛后推行的一系列措施,真正让琼岛百姓感受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他自己都觉得,南方来得“太好了”

——对比之下,他过去统治下的琼岛百姓,过的那叫什么日子?

南方民政院的手段依旧是“老一套”

,却屡试不爽:派出工作队,与地方乡绅、地主协商赎买,将集中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从大陆调运来堆积如山的粮食、布匹、药品和各种琼岛百姓从未见过的工业品,在每个村落开设“大食堂”

,让长期吃不饱的农民们,第一次能放开肚皮吃上雪白的米饭和香喷喷的猪肉,直到心满意足,分崭新的衣物,让许多人告别了衣衫褴褛的年代。

更关键的是,南方带来了展。

整个琼岛,仿佛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在大兴土木:修建公路、港口、机场、水利设施、新的城镇……这为基层百姓创造了海量的就业岗位。

农民们在农闲时节,纷纷涌入城镇工地,虽然工作辛苦,但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强度并未增加太多,却管吃管住,一个月挣到的工钱,几乎能抵上过去种地一年的微薄收入,实实在在的利益,让民心迅归附。

车队进入三亚城区,变化更为直观,昔日破败、萧条的小城,如今焕出勃勃生机,街道虽然仍在拓宽修缮,但已显得整洁有序。

以往难得一见的卡车、轿车,如今已能不时看到行驶在新铺的柏油路上,更引人注目的是,铁路局的工程队正在铺设轨道,建设琼岛历史上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这将是未来三亚市民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陆绍远一行人直接来到了一个靠近海边的村庄。

得到消息的村民们早已聚集在村口的打谷场上,他们穿着民政院分的新衣,脸上带着淳朴而热情的笑容,孩子们好奇地张望着这些“大人物”

陆绍远没有坐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而是径直走到村民中间,他随意地蹲下身,和一个须皆白的老农聊起了家常。

“老人家,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能吃上饱饭吗?”

老农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紧紧握着陆绍远的手:“托少帅的福,托南方政府的福!

能吃饱,能吃饱啊!

天天有白米饭,隔三差五还能见着荤腥!

这辈子……这辈子都没想过能过这样的日子!”

说着,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滑落。

旁边的村民也纷纷附和:

“是啊!

以前给武……呃,以前种地,交完租子,连粥都喝不饱!”

“现在娃娃们还能去新办的学堂认字!”

“我儿子在港口工地上工,一个月能拿好些钱哩!”

看着眼前一张张洋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