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明人面前不说暗话(1 / 2)

加入书签

李崇义闻言,脸颊旁的肌肉猛地抽搐了一下,一股难以遏制的怒火直冲顶门,让他几乎要当场发作。

他死死地盯着何高轩,那眼神仿佛要将对方生吞活剥。

何高轩此举,无异于在他刚刚流血的伤口上,又狠狠地撒了一把盐!

他强压下几乎要破口而出的怒骂,从牙缝里挤出一串冰冷刺骨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寒冰里凿出来的:

“何大人!真是……费心了!”

“真定知府的人选,关乎国事,老夫身为太师,自有考量,自有定夺!”

“该如何举荐,不劳何大人你来指手画脚!你还是先管好你自己,管好你那御史台的本分吧!”

他话锋猛地一转,语气中充满了刻骨的怨毒和毫不掩饰的诅咒,死死地盯着何高轩:

“至于举贤为亲?”

“哼!何大人,你还是先关心关心,你那位胆大包天、目无朝廷的贤才吴承安,他能不能活着从幽州那片尸山血海里爬回来吧!”

“别到时候,人没回来,你这番‘苦心’经营,反倒成了镜花水月,徒惹人笑!”

说完这最后一句恶毒的诅咒,李崇义再也无法忍受与何高轩多待一刻。

他猛地一拂那宽大的袖袍,仿佛要挥去所有令人作呕的气息,霍然转身,不再多看何高轩一眼。

在众多党羽的簇拥下,带着一身凛冽的寒气与压抑不住的怒气,大步流星地离去。

那决绝的背影,充满了势不两立的决绝。

何高轩站在原地,看着李崇义远去的背影,脸上那公式化的笑容渐渐收敛,眼神变得深邃而凝重。

他知道,李崇义最后那句话,绝非仅仅是逞口舌之快。

幽州前线,等待吴承安的,不仅是凶残的大坤敌军,恐怕还有来自背后的、更加防不胜防的冷箭。

朝堂之上的风波暂时平息,但真正的凶险,或许才刚刚开始。

他抬头望了望北方那辽阔而阴沉的天空,心中默默道:承安,前路艰险,你好自为之!

与李崇义在宫门外那番短暂却火药味十足的交锋之后,何高轩并未直接返回自己的府邸,也未去御史台衙门。

他站在空旷的广场上,任由略带寒意的春风吹拂着官袍,目光深沉地思索了片刻,随即对随从吩咐了一句,便登上了官轿。

“去光禄大夫赵愈赵大人府上。”

轿子平稳地起行,穿过依旧繁华喧嚣的洛阳街市。

何高轩靠在轿厢内,闭目养神,脑海中却飞速盘算着。

与李崇义的彻底撕破脸,意味着朝堂上的平衡已被打破,接下来将是更加赤裸裸的势力争夺。

真定府这个位置,卡在北上幽州的咽喉要道上。

无论是对于保障吴承安大军的后勤,还是对于日后在北方的话语权,都至关重要,绝不能让它再次落入李崇义一党的掌控之中。

然而,单凭他自己改革派的力量,想要在官员任命上压倒树大根深的太师,并非易事。

他需要盟友,一个分量足够重,且能在关键时刻影响皇帝决策的盟友。

而清流派的首领,光禄大夫赵愈,无疑是最佳人选。

赵愈门生故旧虽不及李崇义众多,但其为人清正,在士林中威望极高,深受皇帝敬重。

若能争取到他的支持,改革派与清流派联手,足以在朝堂上与保守派分庭抗礼。

约莫半个时辰后,官轿在城西一处并不显赫、却透着古朴雅致气息的府邸前停下。

此处便是光禄大夫赵愈的宅邸,与太师府的奢华威严、何府的轩敞大气相比,这里更多了几分书香门第的沉淀与内敛。

门房显然认得何高轩的轿子,不敢怠慢,立刻进去通传。

不多时,何高轩便被恭敬地引到了赵府的书房。

书房内陈设简单,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堆满了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