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千古之儒,天榜第一!(2 / 3)

加入书签

,宛若放光一般,低声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诸葛亮才说道:“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说完这话,刘备心思已然有些动容。

曹操当初,也是在弱势,而且是绝对的弱势,可他最终却赢了,这么说来,我刘备也并非是没有机会。

若是时机可成,只需坚守,用法得当,我也可以战胜曹操,比如徐庶所在的两战,便是轻松的战胜了曹仁。

曹仁乃是曹操的上将军,如此便可赢,又有什么不能赢曹操的?!

先生这是在劝我得信心!?

这人,当真不凡,居然一眼便能看出我的症结所在,这些年,我的确有点畏惧曹操,虽说口中与他势不两立,乃是为了道义加身。

但是若论谋略,行军之策,用人之道,我似乎都不如他,唯有……仁德之名,以及一颗向汉坚守之心罢了。

“先生,还请继续赐教。”

刘备慢慢的听得入神,再次鞠躬求教。

诸葛亮乐呵呵的扇了几下羽扇,接着道:“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策,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亮,料定,十年之内,将军便可如此得业,站稳脚跟。”

霸业,可兴....

这一句话,刘备的内心顿时震动。

无比的震动。

从未有过的震动,几乎到了无以复加,难以名状的地步,以至于他听完了此话,久久无法回应。

最终,居然鼻头一酸,双眸又蒙上了泪水。

“十年?”

刘备苦涩的张开嘴,低沉的道:“短短十年之内,就可以得成大业?有一席之地,甚至还能有,问鼎天下的资格…….”

“我,我此前,想都不敢想..……”

“先生一语,居然可在这方寸之间,就为我划定了天下山河。”

“我想不到.…..”

刘备苦涩的看着案牍,逐步变得激动起来。

忽然间,噗通一声,他双手相叠,匍匐在地,朗声道:“先生之才,世所罕见,在下从未听过如此清晰的论断,既然先生可如此为我谋三分天下之策,不如出山助我,求先生,出山助我,救救大汉,救救百姓吧!”

诸葛亮此时思索了片刻,内心也是大为震动,这的确是大礼,当今之皇叔,给自己行此大礼。

而且,诸葛亮,其实也的确有出山的打算,跟随刘氏,与曹操掰掰手腕,这些年,他在隆中躬耕,好为梁父吟。

当真没有出山的想法吗?

非也,真正作诗传名者,虽是隐士,但是却心有不甘,心中有志向,才会寄托于诗歌,走访于朋友。

只是未曾得到伯乐罢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