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邺城易鼎(2 / 2)
三人齐齐跪谢。
接过了这封改变了冀州权力格局的诏书。
......
送走了小黄门,大堂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
贾琮缓缓直起身,转头看向身旁满脸堆笑的糜竺。
眼神看似平静,眼底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刺。
他率先拱手,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恭贺子仲兄,荣登一州之长!
·冀州乃天下腹心之地,富庶甲于海内。
·子仲兄财能通神,此番得掌此重地,必能大展宏图,青云直上。”
这话听起来是恭维,但“财能通神”四个字,却被他咬得格外清晰。
既是点出了糜竺上位的本质。
也暗含着“你一个走商卖货的,担得起这天下重任吗”的深深质疑。
糜竺哪里听不出这弦外之音。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变得更加谦恭,甚而带有几分惶恐。
他连忙深深还礼,姿态放得极低,腰几乎弯成了九十度。
“哎呦!
·贾使君可真是折煞竺了!
·使君在冀州励精图治,抚定流亡。
·这才使得万民归心,仓廪充盈,为冀州打下了磐石之基啊!”
糜竺的马屁拍得又快又响,没有丝毫迟疑。
“竺不过一介商贾,贱民出身,何德何能?
·此番全是蒙朝廷不弃,蒙相国错爱,才让竺暂代使君,看守这冀州门户。
·竺心中实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有负使君打下的这片大好基业啊!”
一番话说下来,滴水不漏。
既极力吹捧了贾琮的政绩,安抚了他的失落情绪。
又自降身份,点明自己是贱商出身。
更把董相国搬了出来。
暗示自己只是个被推到前台的棋子,绝无半点与贾琮争功夺位的意思。
贾琮目光微凝,眼中的锐利稍稍收敛。
他转而用一种低沉的,带着几分“公事公办”的语气说道:
“冀州富庶,然地方豪强林立,盘根错节。
·流民虽定,然人心未安,隐患重重。
·更兼北疆烽烟之警,时时来犯...”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瞥向了一旁沉默的高顺。
“高将军虽勇冠三军,陷阵无双。
·然诸事协调,还需仰仗州牧居中调度。
·子仲兄,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糜竺脸上的笑容彻底收敛,神情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再次对着贾琮深深一揖,语气恳切无比:
“使君明鉴!
·竺正为此事日夜忧心!
·使君在冀州经营多年,对此间的内情利弊、人物臧否,了如指掌。
·竺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如盲人骑瞎马。
·万望使君看在冀州百万生民的份上,不吝赐教,为竺指点迷津!
·竺在此立誓,今后若有寸进,皆赖使君遗泽!
·至于高将军处。”
糜竺转向高顺,同样恭敬地一拱手,
“竺自当戮力同心!
·凡军务所需,必定全力支持,共保境安民。
·绝不负朝廷与相国重托!”
这番话,姿态放得更低。
不仅是示弱请教,更是明确请求贾琮进行权力交接,给足了对方面子。
同时,他也向高顺表明了自己全力合作的态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