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最“抠门”的老板(3 / 3)

加入书签

>

不久后,邹文淮愤而离职,自立门户,创立的公司日后成为了邵氏兄弟的头号竞争对手——嘉禾影业。

同年,邵逸福又因为财务问题,与刚刚从美国返回香江的李小龙擦肩而过。

李小龙向邵逸福提出了1万美元的片酬要求,但邵逸福认为这个价格过高,未能达成一致。

结果,嘉禾影业以更高的薪酬成功签下了李小龙。

此后,因类似的财务考量,邵氏又相继失去了许冠洁、陈龙、徐客等一众优秀导演和演员,他们纷纷选择离开,邵氏影业的辉煌逐渐褪色,走向了没落。

这也是在利孝河去世之后,邵逸福为何要盯上TVB执掌权的最大原因。

不出意外,同样的剧情又在TVB上演,因为如今邵逸福已经接管TVB了。

在林浩然的前世那个世界,TVB的员工是出了名的干最多的工作、拿最少的工资。

而竞争对手亚视效仿嘉禾,针对这一点做文章,以高出3倍的薪酬挖走了沈甸霞、曾至伟、黄日化、郑少丘等一众明星,TVB一时元气大伤。

此后,随着娱乐业大环境的变化,曾经盛极一时的TVB逐渐步入了增长缓慢的困境。

到2011年,当邵逸福出售手中TVB股份时,TVB的业务已经大幅下滑。

面对这些事件,邵逸福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生意人”,行事需遵循商业规则。

他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经营理念,严格控制成本,从不轻易为明星大手笔投入。

对于他这套经营哲学的成败得失,外界难以做出简单的评判,甚至难以完全理解。

因为这位在媒体报道中常被描述为“锱铢必较”的生意人、在员工眼中“最抠门的老板”,从1975年起,就在香江创立了邵氏基金,开始系统性地向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和其他福利事业进行大额捐赠。

特别是在内地,随处可见的邵逸福教学楼、邵逸福小学、邵逸福中学、邵逸福医院等等,都足以证明邵逸福在慈善事业中付出了多少。

林浩然曾经了解过,据公开数据显示,邵逸福历年捐助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已超过100亿港元。

100亿港元啊,这绝对占他总资产的很大一部分了,他可不像李加诚那般身价动不动几千亿港元,邵逸福所在的影视行业注定了他不可能像李加诚、李钊基等房地产行业大佬赚得那么多。

所以,这样的人,即使他做生意“抠门”,林浩然也认为邵老先生非常值得尊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