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海疆初立,道争暗涌(3 / 4)

加入书签

海的波澜,永不停歇。而秦墨的筑涅传奇,也在这波澜中,正式扬帆起航。

在初步稳固了自身在涅盘之海的立足点后,秦墨并未一味地埋头苦修“筑涅”。

他深知,到了这个层次,闭门造车已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借鉴与感悟同样重要。

那些流淌于“可能性之纱”中的其他宇宙道韵碎片,便是绝佳的“他山之石”。

这一日,他捕捉到了一片异常璀璨且结构相对完整的“可能性之纱”。这片光纱之中,蕴含的并非某个具体的事件或文明片段,而是一种独特的、侧重于心灵具现、唯识独尊的宇宙法则烙印。

在那个宇宙中,心念的力量被放大到极致,一念可花开,一念可界灭,物质与能量的界限模糊,一切皆由“识”而生。

秦墨将其小心引入自身道域,并未直接炼化,而是以其为基,结合自身大道,凝聚成了一面心镜。

此镜非铜非玉,镜面如水,倒映的并非外在形貌,而是观看着自身道心的种种变化,以及……模拟推演其他大道法则的可能性。

他盘坐于心镜之前,神沉入定。

镜中,首先浮现的是他自身万象归流大道的运转景象。

混沌气流奔腾,万法生灭演化,平衡贯穿始终。

这是他道的根本,坚实而包容。

随后,心镜波光流转,开始模拟那“唯识宇宙”的法则。

镜中的景象骤然一变,一切都变得如梦似幻,物质界如同水中月镜中花,随念生灭。

他看到“自己”在镜中一念创造星辰,一念让江河倒流,心之所至,法则相随,端的是逍遥自在,言出法随到了极致。

然而,秦墨并未沉迷于这种看似无所不能的力量。他以自身道心为尺,冷静观察。

很快,他发现了这种“唯识”体系的潜在弊端。过度依赖心念,使得那个宇宙的稳定性极差,容易因某个强大存在的情绪波动而引发全域性的法则紊乱。

而且,当心念冲突时,造成的逻辑悖论与现实撕裂尤为恐怖,其修复过程需要耗费巨大的心灵力量,甚至可能导致宇宙层面的“心衰”。

“力量源于心,亦困于心。若无外在坚实之基与之制衡,终将如无根浮萍,随波逐流,乃至倾覆。”

秦墨心中明悟。

这“唯识”之道,虽有其独到之处,但过于极端,与他追求的“万象归流、动态平衡”之道,在根基上便有所不同。

他并未否定这种道,而是取其精华——那对心念力量精妙操控、以及“境由心生”的创世思维,尝试将其融入自身万象道域中,作为丰富“演化可能性”的一部分,尤其是增强对自身道心杂念的洞察与掌控,以及对创造类法则的细微操作能力。

心镜再次变幻,这次映照出的,是一片充斥着冰冷逻辑与绝对数学规律的宇宙烙印。

在那里,万物皆可用公式推导,连情感与命运都被量化,整个宇宙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巨型机械。

秦墨推演着这种“绝对理性”之道。它稳定,高效,几乎杜绝了内部混乱。

但缺陷也同样明显——缺乏变数与惊喜,文明与生命容易陷入僵化的模式,失去了演化的活力与艺术的灵感,面对来自体系外的“变量”时,应变能力不足。

“过刚易折,缺乏韧性。绝对的秩序,亦是另一种形式的混沌——死寂的混沌。”

秦墨再次汲取其优点——那严谨的逻辑架构与对底层数学规律的深刻理解,用以优化自身道域中“秩序”环节的稳定性和效率。

心镜不断流转,映照出一种又一种来自不同宇宙、不同文明、不同个体对“道”的理解与践行。

有的侧重血脉肉身,挖掘自身神藏,以力证道;有的崇拜自然元素,化身法则,与天地同寿;有的发展出极致的科技,解析宇宙,再造乾坤;有的则沉溺于虚幻梦境,在精神世界中构建永恒乐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