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汉15(2 / 5)
/p>
计谋篡权,刘旦听后,怀疑新帝得位是朝中大臣操纵的结果,复遣中大夫至长安上书,请于各郡国设立武帝宗庙。霍光见书,没同意刘旦的请求,但赐钱三千万,增加封邑一万三千户。这个结果让刘旦大怒:“我本来应当称帝,还需要别人的什么赏赐!”于是暗地勾结中山哀王之子刘长、齐孝王之孙刘泽等,密谋造反。刘旦谎称在武帝时接受了诏令,可以掌管地方行政,修治武备,防御非常事变的发生,以此作为自己招兵买马的理由。
随后刘旦又召集群臣询问“治国之策”,郎中成轸进言刘旦应主动索取自己应得之位而不是坐享其成,并认为只要燕王起兵,燕国吏民必定赢粮而影从。刘旦见群臣没有异议,随即与刘泽等人谋划,声称少帝不是武帝的儿子,而是奸佞之臣所立“伪帝”,号召天下群起讨伐,并派人传布各郡县,以动摇百姓视听。
喜欢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请大家收藏:大秦:父皇,我只想咸鱼一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事泄被赦,刘旦制造好舆论后,就招集各地亡命之徒,充当士卒,又收聚民间铜铁,制造兵器,并不时亲自出外阅操;又征调百姓设立围场,在文安县进行大规模的打猎,藉此来讲习军队事宜,专待起事之日的到来。此时的刘旦,俨然以未来皇帝自居,出入僭用天子仪仗,左右近臣皆称侍中。郎中韩义等人多次谏阻,刘旦大怒,遂诛杀韩义等共十五人。
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八月,刘泽回到齐国都城临淄,意图谋杀青州刺史隽不疑,起兵与刘旦响应。事尚未行,被刘成得知,向隽不疑告发。隽不疑乘其无备,分遣吏役将刘泽及其党羽捕拿下获,奏报朝廷。汉昭帝诏有司追查此事,牵连至燕王,按律当诛。
昭帝念及骨肉恩情,就压下此案不予张扬,免除燕王之罪,而将刘泽等人正法。再度叛乱,昭帝即位后,加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与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一起辅政,并下诏尊鄂邑公主为长公主,入住皇宫,养护昭帝。
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刘旦的姐姐鄂邑长公主、左将军上官桀父子与霍光因争权而产生仇隙,他们知道刘旦怨恨霍光,就暗地里与燕国结交往来。刘旦也先后派遣十多批人,携带大批金银珠宝,贿赂盖长公主,以求他们支持自己夺取帝位。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上官桀等人列述霍光过错,密谋刘旦上书昭帝告发霍光。刘旦得书后十分高兴,立即上疏昭帝,谎称“霍光擅自调动所属兵力,意欲谋反”,并提议入朝宿卫,以防奸臣变乱。奏章由上官桀递交上去,不料却被年仅十四岁的昭帝识破,昭帝也因此更加亲近霍光而疏远上官一派。
上官桀等人的阴谋被揭穿之后,准备发动武装政变。他们计划,由公主设宴邀请霍光,命埋伏的兵士将霍光杀掉,废除汉昭帝,迎立燕王刘旦为帝。刘旦得信后,立即安排专人往来传递情报,许诺上官桀事成后裂土封王,同时联络各地“豪杰”数千人。不久,公主来信,告诉刘旦,右将军王莽已死,丞相有病,大业必成。刘旦见信大喜,分付群臣各自收拾行装,准备起程入宫为帝。
自绞谢罪,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九月,鄂邑长公主门下的稻田使者燕仓知道了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向大司农杨敞告发,杨敞转告了谏大夫杜延年,于是昭帝、霍光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装政变计划。遂在这一政变未发动之前,部署官员追捕孙纵之以及上官桀等人。
刘旦得知左将军上官桀等已伏诛、反情败露后,与燕国丞相商议是否发兵起事,丞相认为上官桀已死,百姓皆知,不可起兵。不久汉廷下发赦令,赦免燕国所有的官吏和百姓,却唯独没有赦免刘旦。刘旦准备自杀,左右亲信认为倘若朝廷削去封国,废掉王爵,还可以保住性命。
燕王的姬妾夫人也都哭啼着阻拦,刘旦便不再寻死。昭帝又派专使赐送玺书,斥责刘旦“有叛逆悖乱之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