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吴6(4 / 5)

加入书签

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孙策当时十七岁,与其弟孙权都跟随在袁术左右[86]。孙坚于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下葬后,孙策迁到江都居住(今属江苏省扬州市)。[4]

投奔袁术

初平四年(193年),守孝结束后,到寿春找袁术,欲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哭着对袁术说:“亡父过去从长沙讨伐董卓,与使君在南阳会合,结成同盟,如今不幸遇难,未能建立勋业,我怀着父亲的旧恩,想亲自依附结纳,希望使君能审察我的一片诚心!”袁术听其言语,察其举止,知道他能屈能伸,大有过人之处。但要马上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让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便说:“我已任命你的舅父吴景为丹杨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召集兵勇。”[5]因为徐州牧陶谦非常忌惮孙策,而现在孙策的舅父吴景任丹杨太守,于是孙策就带着母亲迁居曲阿,与吕范、孙河一起投靠吴景,并依赖吴景召募到了数百人。

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受到泾县(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山贼祖郎的袭击,九死一生,逃到袁术那里,袁术这才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5][8]其后,孙策与吴景、孙河、吕范一起击败祖郎,将其赶走。[7]太傅马日磾持节安抚关东,在寿春以礼征召孙策,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怀义校尉。袁术麾下的大将桥蕤、张勋等都倾心敬重孙策。就连袁术也常叹息说:“如果我袁术有孙郎这样的儿子,死也可瞑目无憾了。”[9]孙策部下有一骑兵,犯罪后为逃避责罚,逃进了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面。孙策派人追捕,直冲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就地斩首。事情结束后,孙策又前往袁术处赔礼请罪。袁术说:“兵士叛变,理当惩处,有什么可请罪的呢?”从此军中更加敬畏孙策。

不过,袁术为人反复无常,往往言而无信,他曾许诺让孙策任九江太守,过后却改用自己的亲信丹阳人陈纪担任此职,孙策对此很失望。后来,袁术准备攻打徐州,向庐江(治舒县,即今安徽庐江西南)太守陆康索求三万斛军粮,陆康不给,袁术大怒。[11]孙策以前在舒县时曾去拜访过陆康,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为此,孙策也对陆康怀恨在心。袁术就派孙策去攻打陆康,并且允诺说:“之前我错用陈纪,经常后悔自己用错人了。如果这次你能抓获陆康,庐江郡就真正属于你所有了。”孙策奉命出击,交战两年,拿下了庐江郡。[12]可是,袁术却任用他的老部下刘勋当了庐江太守,这让孙策对袁术更为失望。[

创业江东

兴平元年(194年),汉献帝派刘繇担任扬州刺史,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而寿春已被袁术占领,刘繇便在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的协助下南渡长江,在曲阿设立了治所。这次孙策攻打庐江,刘繇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吴景、孙贲是袁术任命的,他们又是孙策的自己人,担心他们与袁术、孙策联手吞并自己,于是就用武力逼赶他们,吴景和孙贲只好退往历阳(今安徽省和县)。[14]

刘繇派部下樊能、于麋驻扎在横江津,让张英驻扎在当利口,来与袁术对抗。袁术则任用自己的老部下惠衢为扬州刺史,以吴景为督军中郎将,和孙贲一起率兵进击张英,却一连几年都未能攻克。[15]

吴郡都尉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过去曾任孙坚的校尉,太傅马日磾在寿春的时候,任命朱治为副官,后又被任为吴郡都尉。他发现袁术政德不立,就劝说孙策趁机收取江东。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孙策对袁术说:“我家旧日对江东人多有恩义,我愿带兵去帮助舅父征伐横江。横江攻克之后,我还可在当地召募士卒,大概能召募三万人。那时,我再率领他们助您平定天下,谋成大业。”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但他认为,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16]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