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秦国历代君主10(4 / 4)

加入书签

了奴隶主贵族培植私人武装的特权,消除了秦国动乱的一个祸根。”

其次,凡是秦国统治的百姓一律编入“伍”,原有的“国”与“野”界限被取消了,等于在法律上承认了“野人”与“国人”处于同样的地位,提升了“野人”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最后,编制户籍有利于秦献公控制百姓,在此基础上建立封建的生产方式。从“里耶秦简”等文献来看,当时户籍登记包括里、爵、名、年龄、身高、肤色及大男、大女、小男、小女、未使女、未使男等家庭情况内容,这些为秦国建立在对人身控制基础上的赋役征派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秦献公通过编制户籍,牢牢地控制了每户里民,能广泛调动和利用全国人力资源,为之后商鞅实行耕战强国战略奠定了基础。

推广县制

春秋时期,秦国就在边远地区设置带有军事性质的县。战国初期,随着领地的变化,秦国不断增置县,如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前456年设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县,秦惠公十一年前389年又在陕今河南三门峡西设县。到秦献公时,又集中地设了数县:秦献公六年前379年,把蒲、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善明氏改建为县;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在栎阳设县。原本,县是设于新夺得来的土地,或是边远地区,秦献公在首都也设置县这一级军政合一的组织。这一方面表明当时的首都栎阳处于军事争夺的要冲,地方行政组织也必须适应战争的需要;同时也为秦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县制统一以后为郡县制进一步作了准备。

军事上,秦献公在位期间多次对外用兵,有胜有负。

继位之初,兵临渭首,秦军灭掉狄、戎。

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跟韩国于酸水交战,秦军兵败。

秦献公十四年前371年跟赵国于高安交战,秦军兵败。

秦献公十九年前366年,魏国、韩国联军于洛阴交战,秦军大胜。

秦献公二十一年前364年跟魏国石门之战,秦军取胜并斩杀了魏军首级六万。

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年跟魏国少梁之战,秦军取胜并俘虏了魏国太子、将领公孙痤,攻取了庞城。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