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秦国历代君主3(3 / 4)

加入书签

侯梁伯和芮伯前来朝见秦德公,算是把自己国家的安危置于秦国的保护之下。芮伯就是秦宪公时让秦国碰钉子的芮国的国君,可能已是芮伯万的子孙。

芮国是姬姓国,始封君是周宣王的着名卿士姬良夫,因封于芮而以芮良夫着称。梁国位于现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龙亭两镇地域内,和芮国毗邻,也是嬴姓诸侯国,据说始封君是秦仲的小儿子康,和秦国有血缘关系。关于梁国始封君的这个说法值得探讨,秦仲长子秦庄公不过就是西垂大夫,还不是诸侯,秦仲的小儿子为什么反而会被封为伯爵成为诸侯呢?比较合理一些的解释应该是梁国国君是秦嬴之族,但未必真的是秦仲的儿子,其始封可能与秦襄公建立秦国的时间相差不远。

秦出子

秦国第四位国君

秦出子公元前708年―公元前698年,嬴姓,名曼,秦宪公史记中称秦宁公的幼子,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在位。

秦出子公元前708年―公元前698年,嬴姓,名曼,秦宪公史记中称秦宁公的幼子,五岁即任秦国国君,在位六年公元前703年―公元前698年。

公元前698年,大庶长三父等串通贼人谋杀秦君出子,葬于西山墓区今宝鸡市北陵原,复立秦武公2。秦武公是秦出子的大哥,秦武公讨三父等杀秦出子之罪,夷灭其三父全族。

秦宣公

秦国第七位国君

秦宣公出生日不详公元前664年,嬴姓,秦德公长子,秦成公和秦穆公的长兄,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675年公元前664年在位,葬于平阳墓区陕西省宝鸡县东阳平镇。有子九人,未立,传位于其弟秦成公。

秦宣公元年公元前675年,碰上了周王朝的宫廷政变。卫国、南燕国攻打周王室,把周惠王赶出了朝廷,拥立王子颓为王。秦宣公三年公元前673年,郑伯、虢叔又杀死了王子颓,送惠王返回朝中。

王子颓篡位后,秦宣公的近臣也曾力劝秦宣公以勤王的名义出兵,但秦宣公认为,一是周惠王以大王之尊强抢臣子的土地是为不义。二是王子颓自己也是周庄王的庶子,是周王室血脉,这件事本是周王室自己的家事,外人不宜插手。三是秦国当时实力不济,纵然强力支撑,扶惠王重新登基,取得天子信任,予以封赏,以自己国家的实力,不久也必然会被人赶下台去。与其自取其辱不如坐观时事,以静制动也许可以占得先机。于是不予应允。

从当时的形势上来看,秦宣公的选择是对的,就是因为他的选择,秦国才获得了几年和平发展的机会。当他们都在那里折腾的时候,秦宣公却继承了秦德公的和平发展韬光养晦的国家发展战略,在那里按兵不动。于是秦国又有了四年的和平。

但天不遂人愿,好景不长,秦国的发展和另一个高速发展的诸侯国发生了撞车。这个诸侯国就是晋国。晋献公自恃实力强大数次入侵秦国,秦国国人忍无可忍。大臣多次劝谏秦宣公发令抵抗晋国。秦宣公见时机已到,于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秦宣公修筑密畤、祭祀青帝后,终于向晋国开战。

这或许是第一次秦国和晋国发生的战争。以前秦国都是和西戎打仗的。常年和西戎打仗的秦国练就了一支彪悍的部队。这支部队的实力当时似乎还及不上晋国。但它无疑是一支充满野性的虎狼之师。虽然实力悬殊,秦国还是把晋国打败了。自此后秦与晋的战争变成了家常便饭。

秦宣公十二年公元前664年,秦宣公去世。他生了九个儿子,没有一个继位,立了弟弟秦成公嬴载,秦成公在位四年就驾崩了。这个人基本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从简。

秦成公在位四年去世。他有七个儿子,没有一个继位,立了弟弟嬴任好,即秦穆公。

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德公生三十三岁而立,立二年卒。生子三人:长子宣公,中子成公,少子穆公。长子宣公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