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败退(2 / 3)
晰且证据确凿地陈述了出来。
从私铸钱币的规模、地点,到涉及的世家大族名单,再到钱币的流向以及可能对国家经济造成的危害,都一一详细说明。
朝堂之上,大臣们听闻此言,无不震惊。那些反对科举制的世家大族大臣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们没想到事情会如此迅速地暴露在朝堂之上。
支持科举制的大臣们则纷纷露出欣喜之色,认为这是打击世家大族势力的好机会。嬴政听后,面色愈发阴沉,他目光如炬地扫视着那些世家大族大臣。
冷冷说道:“寡人一直以为你们忠心为国,没想到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私铸钱币,扰乱国家经济,该当何罪!”
世家大族大臣们吓得浑身颤抖,纷纷跪地求饶,有的声称是被他人蛊惑,有的则辩解自己并不知情。嬴政却不为所动,他深知这些不过是他们的托词。
此时,李斯站了出来,他向嬴政进言道:“王上,世家大族私铸钱币,罪不可赦,若不严惩,难以服众,更无法推行科举制以选贤任能。”
嬴政微微点头,说道:“李斯所言极是,传寡人旨意,将涉案的世家大族大臣一律收押审讯,务必查清所有罪行。”
随后,廷尉詹何詹何领命,带着一队侍卫,将那些涉案大臣纷纷拿下。朝堂之上,秩序逐渐恢复,但空气中仍弥漫着紧张的气氛。
嬴政跟嬴骜看着下方,心中暗自思量,此次借私铸钱币案打击世家大族势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为科举制的顺利推行做好更多准备。
他缓缓起身,目光投向殿外辽阔的宫墙,仿佛已看见嬴骜所说的,寒门子弟执笔答卷、步入朝堂的景象。
随即低声下令:“召天下才子,后年年春赴咸阳应试,不得有误。”后岁春闱,即开科取士,不以经义、诗赋定高下,而以策论,农业,手工,军事等进行考核,择优授官,不拘门第,不拘男女,不论年岁。
这也是嬴骜的建议,为的就是能有更多的时间,能有更多的人才出来。更关键,嬴骜知道有的女的比男的还要优秀,若能破除陈规,使巾帼与须眉同列朝堂,则国之幸也。
他日史册所载,非独男子建功立业,女子亦可执笏持节、治民理政。寒门有女勤学不辍,终将登科入仕,以才事国,何分于性别之限?
天地之气,本自和合,唯有兼纳并蓄,方成其浩荡之势。
嬴骜此议虽遭部分老臣非议,但是辩论数回,终为嬴政采纳。
诏书颁行天下,女子赴试者许以同场分卷,官府设帘帷隔而监之,务保肃静合礼。各地州县遂广设义学,无论黔首闺秀,皆可就学研读。这让全国的女才子都兴奋了。
果然,到了后年,八方才女负笈入城,或策马驱车,或徒步千里,咸集咸阳。考场内外,巾帼与须眉并肩执笔,墨香随风漫卷宫墙。
咸阳宫外,春雷隐隐,细雨洒落青石阶。各地学子自寒窗草庐启程,一路负书担囊,踏着泥泞奔赴帝国心脏。
他们眼中燃着希望之光,深知此番应试,非为世家门楣,而是为自己、为苍生搏一个出头之路。
诏令传至边陲荒村,老儒执卷而泣,稚童亦诵策论于田埂。纸墨飘香,浸透九州,科举之制如初阳破雾,终将照亮万古长夜。
咸阳宫内,灯火彻夜未熄,嬴骜亲阅各地名册,批注不辍。然后把材料交到了嬴政的手上。李斯根据嬴骜提出的意见,奏请设立贡院监考制度,杜绝徇私,嬴政准之,并严令:“但有舞弊者,无论亲疏,一律族诛。”
消息传出,天下肃然。
后来,有人记载了第一次科考的盛况。
有书云:春闱将至,四方才俊云集咸阳,街巷书声不绝,酒肆茶坊皆论经义。及至试日,贡院门启,铜铃响处,千人执笔,万籁俱寂。
策问卷开,首题即问“富民强国之道”,士子奋笔疾书,墨透纸背。三日后放榜,榜首王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