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义诊风云(上)(2 / 3)
,兼有‘湿热蕴肺’?若纯以滋阴降火治痨之方,恐湿热难去,反而胶结。”
他随即提出一个思路:“可否先以‘清肺化痰、凉血止血’为主,佐以‘养阴润肺’为辅,先控制其咯血与咳嗽,观察其盗汗是否随之缓解?若此些症状能减,或可证明病根不在痨虫,而在肺络本身。届时再图固本,或有一线生机。”
这个思路,跳出了“肺痨=绝症”的定式思维,着眼于控制当前最危急的症状(咯血),并通过疗效来反推病因。刘济民听得怔住,仔细回味,眼中渐渐放出光来:“先生此言……另辟蹊径,却合医理!老夫拘泥于‘痨瘵’之名,竟未思此变通!妙啊!”
王执事在一旁微微颔首,对陈实这份不盲从、敢于基于细致观察提出新解的能力,愈发欣赏。他并未直接肯定,而是对刘济民道:“可依陈实所言,拟方一试。以观后效。”
新的希望,在那汉子和老妇眼中重新点燃。他们千恩万谢地拿着刘济民根据陈实思路调整后开出的药方离去。
这一幕,被排队的乡民和周围的弟子看在眼里。连镇上有名的刘老先生都束手无策、判定“没治”的“肺痨”,这位年轻的陈先生竟能提出新的治法,还得到了王仙长和刘老先生的认可!
陈实没有施展什么惊天动地的“仙术”,但他凭借更系统的问诊、更严谨的逻辑分析和敢于挑战定论的思维,在专业领域内,赢得了同行与病患更深层次的敬重。
整个上午,陈实都处于高度忙碌之中。他不仅要处理病患,还要分神尝试维持那昨晚初窥门径的“被动修炼”状态。在专注问诊、检查时,他无法分心,但每当有短暂的间隙,比如等待病人描述病情、或者书写药方的片刻,他便努力将心神沉潜下去,试图找回那种内息如同背景音般自行流转的感觉。
过程依旧艰难。十次尝试,九次失败。心神极易被外界的嘈杂、自身的思绪打断。但他锲而不舍,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地重新开始。
快到午时,他处理完一个猎户被野兽抓伤的伤口后,趁着低头清洗双手的短暂空当,再次凝神尝试。
这一次,或许是因为持续的加练带来了一丝惯性,或许是因为身心在忙碌中达到了一种奇特的平衡,就在他指尖浸入清水的刹那,那种玄妙的感觉再次降临!
虽然依旧微弱,但他清晰地感知到,丹田内息在他没有主动引导的情况下,正随着他平稳的呼吸,极其缓慢而持续地温养着附近的经脉。这种感觉只持续了不到三息,便被下一个上前问诊的乡民打断。
但陈实心中却充满了振奋。两次成功的体验,证明这条路绝非虚妄! 虽然距离“常态”还遥不可及,但这确凿无疑的进步,给了他无穷的信心。他隐约感觉到,随着这种状态的巩固,他的内息似乎变得更加“听话”,也更具“韧性”,这或许就是量变引发质变的前兆。
午间歇息时,王执事看似随意地走到陈实身边,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如惊雷般在陈实耳边响起:
“《全真大道歌》第二层‘通络’,旨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