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道法自然(2 / 3)

加入书签

语。或许,关键在于“自然”,在于减少人为的“干预”,让身体自身的气息节奏,去带动内息的运转?

    他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并开始设计更精细的“实验”。他给自己定下规矩,每次尝试不超过一炷香,若感到心神疲惫或内息紊乱立即停止,并详细记录尝试的时间、环境、身体状态和细微感受。

    这一日,他轮到值守药堂夜班。夜深人静,只有炉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他完成了例行的巡查,确认无事,便坐在灯下,并未像往常一样看书或打坐,而是彻底放松下来,听着窗外规律的风声,感受着自己平稳的心跳和呼吸,意念似守非守地悬照丹田,不去做任何事,只是纯粹地“存在”。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几乎要进入一种类似冥想的状态时,一种奇妙的感受出现了。

    那缕内息,并未沿着固定的经脉路线运行,但它仿佛与他自身的生命活动——心跳、呼吸、乃至血液的流动——产生了某种极其微弱的共鸣。它不再是被他“驱赶”的绵羊,而是变成了他生命之河里一条自然而然随之游动的小鱼。虽然游动得极其缓慢,范围也仅限于丹田方寸之地,但这种“自主性”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

    他心中一动,但没有欣喜若狂,反而更加凝神静气,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观而不控”的状态,生怕一丝情绪的波动会惊扰这初生的苗头。

    直到值守换班的弟子前来,他才从这种状态中惊醒。仔细体会,丹田的内息并无明显增长,但一种温润饱满的感觉却持续着,精神也异常清明,毫无夜班的疲惫。

    次日,他寻了个机会,将这次体验以及之前的思考,以请教的姿态,隐去现代知识的部分,只从道经体悟和自身感受的角度,向王执事委婉提及。

    王执事听完,沉思良久,方才缓缓道:“你的想法……有些意思。上古真人有‘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之说,描述的便是一种动静如一、无时无刻不在修炼的境界。但这非是取巧,而是根基无比雄厚、对自身洞察入微之后,方能达到的‘常态’。你初窥门径,能有此感,是机缘,亦是心性沉静所致。”

    他顿了顿,严肃告诫:“然切记,此非正途之始,而是筑基有成后自然生发的旁支。切不可舍本逐末,荒废了每日固定的打坐行功。唯有在‘主动’修炼中将路径锤炼得坚不可摧,方能在‘被动’之时,使其自然依循正道,不至偏斜。否则,便是走火入魔之始!”

    “弟子谨记师训!绝不敢懈怠根本。”陈实凛然应道。王执事的话如同警钟,点明了他这条路线的可行性与巨大风险。这并非捷径,而是对心性、掌控力和根基要求更高的艰难之路。

    有了这次初步的成功体验和王执事的点拨,陈实心中豁然开朗。他找到了方向,也清楚了其中的险阻。这并非取代传统修炼,而是在夯实“主动”修炼的基础上,尝试拓展“被动”修炼的领域,将修炼更深入地融入生命本能。

    这意味着,一旦成功,他的内力积累效率将远超常人。别人每日可能只有几个时辰在专注修炼,而他,或许在行走、静坐、甚至睡眠中,都能维持着一种极低强度但持续不断的“修炼”状态。

    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