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大乾春浓 农桑里话丰年(3 / 4)

加入书签

出的蚕丝又细又长,织出的丝绸光泽亮丽。

比赛结束后,风澈亲自为获胜的农户颁奖——奖品是新培育的桑苗、蚕种和养蚕工具,还有慕容冷越亲笔题写的“农桑能手”牌匾。获胜的农户们捧着奖品和牌匾,脸上满是自豪和喜悦。

傍晚时分,“农桑节”的第一天活动结束了。农户们回到住宿的地方,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见闻和收获。风澈回到东宫,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却满是成就感。风染霜和慕容冷越来看他,给他带来了热水和夜宵:“今天辛苦了,活动办得很成功。”

风澈笑着说:“不辛苦,只要能让农户们满意,能让农桑产业发展起来,再辛苦也值得。”他顿了顿,又道,“儿臣刚才收到消息,各地的官员都派人来汇报,说‘农桑节’的消息传回去后,很多农户都纷纷表示要种桑养蚕,农桑推广的工作比之前顺利多了。”

慕容冷越点头:“这就是‘农桑节’的意义所在,不仅要展示成果,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明天还有成果展览和表彰大会,你要好好准备,争取让‘农桑节’圆满结束。”

接下来的几天,“农桑节”的活动依旧精彩。成果展览区里,各地的蚕丝制品、桑苗、蚕种整齐地摆放着,吸引了无数京城百姓前来观看;表彰大会上,慕容冷越亲自为推广农桑有突出贡献的农户和官员颁发奖品和证书,激励了更多的人;技艺交流区里,农户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很多农户都学到了新的种植和养蚕技巧。

“农桑节”的最后一天,风澈在临时桑园里举办了一场“桑蚕文化讲座”,邀请了各地的农桑专家和老匠人,向大家讲解桑蚕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农桑产业的未来前景。讲座结束后,风澈宣布,朝廷将成立“农桑研究院”,专门负责桑苗和蚕种的培育、农桑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让农桑产业能够持续发展。

农户们听到这个消息,纷纷欢呼雀跃,有的甚至跪地行礼:“皇上圣明!太子殿下圣明!”

“农桑节”圆满结束后,风澈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刻投入到“农桑研究院”的筹备工作中。他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农桑专家和年轻匠人,组成了研究院的团队;又从户部申请了专款,在京城外修建了研究院的院址,里面包括实验室、培育室、展示室等设施。

慕容冷越看着风澈忙碌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风澈已经真正成长为一个能为百姓着想、能为江山社稷担当的储君了。他对风染霜说:“有澈儿在,朕百年之后,也能放心地把江山交给他了。”

风染霜点头,眼底满是期许:“是啊,澈儿长大了,懂事了,我们可以松口气了。不过我们还要继续支持他,让他能更好地为大乾的百姓做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农桑研究院”很快就建成了。风澈经常去研究院查看工作进展,和专家们一起讨论桑苗和蚕种的培育方案,亲自参与农桑技术的研发。在他的带领下,研究院很快就培育出了新的桑苗品种——“高产桑”,这种桑苗的叶片产量比普通桑苗高五成,而且抗病能力强,适合在全国各地种植;还培育出了新的蚕种——“丝长蚕”,这种蚕结的茧比普通蚕茧更大,缫出的蚕丝更长、更坚韧。

新的桑苗和蚕种推广后,大乾的农桑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各地的桑田面积不断扩大,蚕丝产量大幅提高,农户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很多农户不仅种桑养蚕,还开始自己加工蚕丝制品,成立了小型的作坊,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通过丝绸之路出口到国外,为大乾带来了丰厚的税收。

风澈的努力得到了全国百姓的认可和爱戴,大家都称赞他是“为民着想的好太子”。慕容冷越也越来越信任他,把更多的朝政交给了他处理,让他积累治国经验。

这年秋天,风澈在慕容冷越和风染霜的支持下,又推出了“农桑合作社”政策,鼓励农户们联合起来,成立合作社,共同购买桑苗和蚕种、共同加工蚕丝制品、共同销售产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