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星陨与余波(2 / 4)

加入书签

觐见,共商边防大计。对江南,他下旨肯定了前期整顿的成果,要求新任市舶司官员恪尽职守,保障海贸畅通公平,并宣布“海贸创新工坊”首批扶持项目正式启动。在朝堂上,他对先帝留下的老臣极尽优容,虚心纳谏,但对柳明渊等敢于直言的年轻官员,也予以提拔重用,安排在监察、民政等关键岗位,释放出重用实干人才的信号。

    同时,他加快了“丝路文明对话苑”和“万国医学院”的建设,将编纂《丝路协同医典》和《丝路文明多样性年鉴》提升为国家工程,以此向外界表明,文化交流与知识汇聚的进程不会因帝位更迭而停滞。

    然而,真正的考验,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

    第十九折 裂隙:玉门西望无故人

    启明元年春,一个紧急军情从西域传来,如同一声惊雷,打破了新朝表面的平静。位于丝路要冲、此前在推演中多次作为焦点的“龟兹国”,再次发生剧烈动荡。这一次,并非内部王位之争,而是外部势力的直接干预。

    一个名为“乌孙”的游牧部族联盟(其势力范围在更西的区域,此前与丝路合作若即若离),在一位雄才大略的新首领统率下,突然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龟兹王城,斩杀了亲大乾的国王,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乌孙骑兵甚至切断了龟兹以东的部分商路,扣押了大乾商队,宣称要“重新划定西域秩序”,对大乾过往在西域的影响力提出赤裸裸的挑战。

    消息传到长安,朝野震动。这已不仅仅是商路安全的问题,更是对大乾帝国西域权威的公然挑衅,是对新帝风澈统治能力的直接考验。

    朝会上,争论再起。以皇甫嵩一系为代表的强硬派将领,群情激愤,力主立即发兵西征,踏平乌孙,收复龟兹,扬威西域,认为任何妥协都将导致西域诸国离心,丝路崩解。而以部分文臣及江南出身官员为代表的主和派(或曰谨慎派)则认为,新君初立,国内人心未完全附,财政因先帝丧仪及各项新政支出巨大,不宜轻启大规模战端,应以外交谴责、经济制裁为主,联合西域其他邦国向乌孙施压。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强硬派指责主和派懦弱误国,主和派则反诘强硬派不顾国力、好大喜功。朝堂之上,火药味弥漫。

    风澈端坐龙椅,面色沉静地听着双方的激烈辩论。他心中清楚,这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但也都有其局限。单纯武力征伐,固然能最快解决问题,但代价巨大,且可能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更重要的是,这与他和父皇一直倡导的“交融共荣”理念有所背离,可能激化民族矛盾。而单纯依靠外交和经济手段,在面对乌孙这种依靠武力迅速崛起的势力时,很可能显得苍白无力,若不能迅速有效反击,帝国在西域的威信将一落千丈,丝路合作体系也可能由此产生致命的裂隙。

    他回想起在推演房中,曾经模拟过类似西域危机的处置。也想起了父皇关于“陆海协同”、“刚柔并济”的教诲。

    第二十折 定策:刚柔并济安西域

    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风澈做出了决断。他没有采纳任何一方的极端方案,而是提出了一套刚柔并济、多管齐下的综合策略,他称之为“西域定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