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岂是池中物(4 / 5)
、海商的新政。
一场可能引发朝局地震甚至边境危机的风波,在风澈果断而周全的处置下,逐渐平息。虽然深层次的利益矛盾和观念冲突依然存在,但经此一役,帝国的肌体进行了一次有效的排毒与疏导。风澈的威望,不仅在青年参议阁中如日中天,在朝臣和边将心中,也树立起了沉稳、果决、兼具魄力与智慧的形象。
第十六折 桑下三问
当风澈处理完江南事宜,风尘仆仆返回长安时,已是初冬。他没有先回东宫,而是直接入宫觐见。
慕容冷越和风染霜,依旧在那株桑树下等他。桑叶已落尽,虬枝盘曲,更显苍劲。
风澈详细禀报了江南之行的经过与结果。
慕容冷越听罢,缓缓点头,问道:“澈儿,经过此事,你有何感悟?此问为一。”
风澈沉思片刻,答道:“儿臣感悟有三。其一,利益如水,宜疏不宜堵。丝路带来巨利,若只由少数人垄断,必生贪腐与不公;若能建立公平规则,引导利益普惠于众,则能化阻力为动力。其二,沟通如桥,至关重要。边军之怨,部分源于不解与隔阂,坦诚沟通,让其参与,方能化解心结。其三,治国如弈,需眼观全局。东南与西北,海贸与陆防,内部吏治与外部战略,皆相互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孤立视之。”
“善。”慕容冷越颔首,继而提出第二问,“然则,你可知,为何那些军功世家,虽得实惠,心中仍存芥蒂?那些保守文臣,虽无实利受损,却依旧抨击不休?”
风澈想了想,道:“因为改变的,不仅是利益,还有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秩序与观念。重陆轻海,重农抑商,乃是他们熟悉的世界。如今世界变了,他们感到不安,甚至恐惧。”
“能看到此层,甚好。”慕容冷越目光深邃,“这便是‘路径依赖’与‘身份焦虑’。所以,下一步,你当如何?”
这是第三问。
风澈望向那株历经风霜的桑树,缓缓道:“儿臣以为,当以‘立’促‘变’。一方面,继续完善制度,确保公平,让更多人受益于新时代,用实实在在的好处消解不安。另一方面,需借助‘丝路文明对话苑’和明理堂等平台,引导一场关于帝国未来、关于陆海关系、关于财富与力量来源的大讨论,不是****,而是启发思考,让新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同时,也要在变革中,给予那些可能被时代浪潮冲击的群体以足够的尊重和转型的出路,例如,鼓励军功世家子弟进入格物院、参议阁或投身海外探索,在新的领域建立功业。”
慕容冷越与风染霜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慰与认可。
风染霜柔声道:“澈儿,你真正长大了。治国之道,刚柔并济,破立相辅。你能看到利益之外的观念与情感,更能以疏导与建设来应对挑战,这比单纯的权术与谋略,更为深远。”
慕容冷越最终说道:“记住今日桑下三问。帝国的航船,已驶入一片既充满机遇、也暗藏风险的新海域。旧的航图已然不足为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