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大乾秋实:丝路农缘连西域(3 / 5)

加入书签

nbsp; 几日后,于阗使者启程回国,风澈亲自送到城外。他将装有“耐旱四季桑”苗和蚕种的木箱交给使者,又叮嘱随行的农桑专家:“到了于阗,先别急着种桑,一定要先测水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种植法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传信回京。”

    “请太子殿下放心!”专家们躬身应道,跟着使者的队伍,朝着西域的方向出发。

    风澈站在城外,望着队伍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天际线,才转身回京。刚进长乐宫,就见风染霜正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件未绣完的锦袍,上面绣着西域的卷草纹和大乾的桑苗,针脚细腻,色彩和谐。

    “母后,您这是在给谁绣锦袍?”风澈走上前,好奇地问道。

    风染霜笑着举起锦袍:“给你绣的。明年农桑节,于阗的匠人要来京城,你作为监国太子,得穿件得体的衣服接待他们。这锦袍用的是‘四季桑’的蚕丝,又绣了两国的花纹,既显身份,又能体现两国的情谊。”

    风澈接过锦袍,指尖触到丝滑的面料,心里满是温暖:“多谢母后,儿臣很喜欢。”他顿了顿,又道,“儿臣刚才收到苏州传来的消息,那边的蚕丝作坊已经和西域的胡商签订了长期合约,明年的桑丝订单已经排满了,农户们都在忙着扩种桑田,有的甚至还联合起来,成立了‘丝路桑蚕合作社’,打算直接把蚕丝运到西域去卖,能多赚不少钱。”

    慕容冷越这时也从御书房过来了,手里拿着一份奏折,是关于西域贸易的:“朕刚批了户部的奏折,同意在敦煌设立‘丝路农桑贸易站’,专门负责大乾与西域的桑蚕产品交易,还能为去西域的农桑专家和工匠提供补给。你觉得,谁来负责贸易站的事务比较合适?”

    风澈想了想,回答道:“儿臣觉得王匠伯很合适。他熟悉西域的风土人情,又懂农桑技艺,既能协调贸易事务,又能指导西域的桑苗种植,还能及时向京城传递消息。”

    慕容冷越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朕已经让人去传旨,让王匠伯下个月就去敦煌筹备贸易站。”他走到风澈身边,拍了拍他的肩,“你这一年来,无论是推广农桑,还是处理外交事务,都做得很好,朕很欣慰。再过几年,等你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朕就能放心地把江山交给你了。”

    风澈躬身行礼:“儿臣能有今日的成就,全靠父皇母后的教导和支持。儿臣定不会辜负父皇母后的期望,定能守护好大乾的江山,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

    风染霜看着父子俩,心里满是安稳。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御园里的桑田,秋日的阳光洒在叶片上,像撒了一层碎金。“时间过得真快,”她轻声说,“还记得澈儿小时候,总缠着你父皇要桑果吃,如今却已经能独当一面,处理国事了。”

    慕容冷越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孩子总要长大,我们能做的,就是为他铺路,让他走得更稳。如今看来,我们的澈儿,已经成了能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栋梁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风澈更加忙碌。他既要处理朝政,又要关注西域的农桑推广情况,还要筹备明年的农桑节。每天清晨,他都会先去农桑研究院查看“耐旱四季桑”的培育情况,然后去御书房处理奏折,下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