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山海工坊:桑蚕少年与跨洲新苗(3 / 4)
公肯定很开心,您不仅实现了他的愿望,还让桑蚕文化走向了全世界。”苏尔玛点点头,把梭子放在新织的“茉莉霞光织锦”旁:“以后,这把梭子就放在工坊的展示区,让大家知道,咱们的桑蚕文化,是一代代传下来的。”
随着“热带-高原混种桑苗”嫁接成功,联盟的“协作计划”进入新阶段。妮娜带着几株成功的桑苗返回清迈,准备在泰国推广种植;守苗爷爷则将混种桑苗的培育技术整理成手册,通过联盟的线上平台分享给各国成员;韩轻舞也联系了中国的农业大学,计划开展混种桑苗的科研合作,进一步优化品种。
文创礼盒的订单也顺利交付,欧洲品牌反馈说,礼盒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很多消费者留言说,不仅喜欢织锦的工艺,更被背后的跨洲协作故事打动,希望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产品。迭戈趁热打铁,和妮娜、韩轻舞一起设计了第二款联名产品——“佛塔雪峰桑丝围巾”,用扎染做出雪山与佛塔的渐变效果,计划在泰国的旅游旺季推出。
五月初,工坊迎来了又一个重要日子——“桑蚕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启动仪式。苏尔玛、韩轻舞、妮娜(特意从清迈赶回)一起,带着桑苗、织机、染料走进库斯科的一所小学。孩子们围着桑苗好奇地观察,跟着苏尔玛学织简单的图案,跟着妮娜学扎染,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原来桑丝能织出这么好看的东西!”一个小女孩举着自己织的小挂饰,兴奋地说。苏尔玛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只要你们喜欢,以后可以常来工坊学习,说不定未来,你们也能成为桑蚕文化的传承人。”
启动仪式结束后,妮娜要返回清迈了。临行前,她把一块泰国传统的“宋干节”扎染布送给苏尔玛:“这块布上的图案是清迈的桑园,代表我们的友谊。明年桑苗收获时,我再来看您,咱们一起织一块更大的‘跨洲桑蚕图’。”
苏尔玛接过布,紧紧握住妮娜的手:“我等着那一天,也盼着咱们的混种桑苗能在更多国家扎根,让桑蚕文化的丝路越走越宽。”
夕阳西下时,妮娜的汽车渐渐远去。苏尔玛站在工坊前,看着“友谊之树”已经长得枝繁叶茂,树下的茉莉花也开了,白色的花朵点缀在绿叶间,清香弥漫。卡米拉、晓晓、路易正围着“巴西安第斯混种桑苗”,记录当天的生长数据;守苗爷爷在温室里检查新一批桑苗的嫁接情况;韩轻舞则在整理联盟的新成员名单,上面又多了几个国家的桑蚕机构。
乔瓦尼的纪录片团队也来了,他们要拍摄“协作计划”的成果,作为纪录片的续篇。乔瓦尼举着摄像机,镜头扫过工坊的桑木屋顶、染织区的织机、展示区的各国展品,最后落在苏尔玛的脸上——她正微笑着看着孩子们,眼里满是欣慰与希望。
“苏尔玛奶奶,您觉得桑蚕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吗?”乔瓦尼问。
苏尔玛望向远处的桑园,春风吹过,桑叶沙沙作响,像在回应她的话:“会的。你看,这些孩子是传承,这些桑苗是传承,这些跨越山海的友谊也是传承。只要有人热爱、有人守护、有人协作,桑蚕文化就会像这桑园一样,一年比一年茂盛,永远不会凋零。”
夜幕降临,工坊里的灯光亮起,暖黄色的光透过桑木窗棂,洒在桑园里。苏尔玛坐在织机前,重新拿起那把老梭子,继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