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安第斯霞光里的桑蚕盛典(4 / 5)

加入书签

的喷薄荷汁,没过多久,叶片上的蚜虫就不见了,“桑神树”的叶子也慢慢舒展开来,在阳光下泛着绿光。

    中午十二点,文化节的开幕式准时开始。苏尔玛穿着克丘亚族的传统服饰,深蓝色的羊毛披肩边缘绣着桑枝纹,头上戴着骆马骨雕的太阳饰品,手里捧着一碗桑汁,站在晒谷场的中央。村里的老人们围着她,手里拿着桑枝,嘴里念着克丘亚的古老祝词,大意是“愿桑苗长青,染织永续,子孙不忘根”。念完祝词,苏尔玛把桑汁洒在“桑神树”的根部,其他老人也跟着把桑枝插在晒谷场的四周,象征着桑蚕文化的扎根生长。

    开幕式结束后,劳拉拉着苏尔玛和伊莎贝拉走进土坯房,拿出设计稿:“我想做三款服饰,第一款是连衣裙,用‘雪山驼丝织’做裙摆,上面织满梯田图案;第二款是披肩,用纯‘高原蜜丝’织,边缘绣骆马群;第三款是围巾,用你们的‘地球桑蚕图’图案,卖给全球的连锁店。我可以先付定金,等第一批织锦做好,我就来取。”

    苏尔玛看着设计稿,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梯田图案:“我能织,但是需要更多的桑丝和羊驼毛。迭戈,你能不能联系一下附近村落的牧民,让他们帮忙提供羊驼毛?”

    迭戈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牧民朋友的电话:“他们说可以提供,明天就能送过来,而且价格比之前给服装厂的低,因为他们也想支持咱们的桑蚕文化。”

    费尔南多也笑着拿出一份合同:“我和库斯科的三家生态旅游公司签了合**议,他们会把‘高原桑蚕体验线路’作为主推线路,每个月带至少三十位游客来,还会帮咱们卖织锦和桑叶茶——守苗爷爷培育的‘高原抗寒蜜桑’叶子,晒干后做成茶,在库斯科的超市很受欢迎。”

    下午两点,文化节的“染织大赛”开始了。游客和村民们分成五组,每组用同样的染料和织机,织一个小小的骆马图案,最快织完且质量最好的组,能得到苏尔玛亲手织的小挂饰。安娜那组有三位游客和两位村民,村民教大家穿梭子,游客帮忙绕线,虽然手忙脚乱,但配合得很默契。玛塔那组都是年轻人,迭戈当组长,他教大家用自己设计的“快速穿丝法”,比其他组快了不少。

    比赛进行到一半时,小石头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个相机:“乔瓦尼叔叔的纪录片团队来了!他们从乌蒙山过来,说要拍克丘亚的桑蚕文化节,还要把咱们的故事和竹院的故事剪在一起!”

    大家抬头看去,远处的田埂上走来几个人,为首的正是乔瓦尼,他手里举着摄像机,身后跟着两位摄影师,还有个熟悉的身影——是露西娅奶奶!她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乌蒙山的桑苗种子:“我听说你们的‘高原抗寒蜜桑’长得好,特意带了些紫纹蜜桑的种子,明年种在梯田里,说不定能长出更好的桑苗。”

    苏尔玛拉着露西娅的手,把她带到“桑神树”旁:“你看这株桑苗,就是用你们乌蒙山的紫纹蜜桑嫁接的,现在长得多好。以后咱们要常联系,把克丘亚的染织技艺和乌蒙山的养蚕技术结合起来,让桑蚕文化走得更远。”

    乔瓦尼的摄像机一直没停,他拍着晒谷场的织锦,拍着温室里的桑苗,拍着游客和村民一起织锦的场景,还特意拍了迭戈设计的“地球桑蚕图”:“这个图案太好了,我要把它作为纪录片的结尾画面,让全世界都看到,桑蚕能连起不同的文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