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安第斯霞光里的桑蚕盛典(2 / 5)
车的引擎声消失在梯田尽头时,苏尔玛和伊莎贝拉已经生起了柴火,陶锅里倒上温水,放进秘鲁树皮。伊莎贝拉用木棍搅着锅里的树皮,蒸汽带着淡淡的苦涩味飘出来:“树皮要煮到水变成深褐色,再放蜂蜡,这样染液才会稠。”苏尔玛则坐在旁边,把之前剩下的碎桑丝放进木盆,准备等染液好后先试染——她要确保每一根丝的颜色都像雪山霞光一样亮,不能砸了克丘亚染织的招牌。
这边刚煮着树皮,守苗爷爷又跑了过来,手里拿着片发黄的桑叶:“苏尔玛,‘桑神树’的叶子有点卷,像是缺氧了!温室的增氧机刚才出了点故障,现在虽然修好了,但叶片还是没精神,今天游客要拍照,这样可不行。”
风澈跟着走进来,手里拿着氧气检测仪,屏幕上显示温室氧气浓度是62%:“比正常需要的65%低一点,得快速增氧。小石头,你之前说的薄荷草增氧法,现在能用上吗?”
小石头眼睛一亮,拉着卡米拉就往外跑:“草甸上的薄荷草长得密,咱们多采点,种在温室周围,再把叶子捣成汁喷在桑叶上,既能增氧又能让叶子变绿!”两个年轻人踩着田埂跑向草甸,晨露打湿了他们的裤脚,卡米拉的辫子上还沾了片蒲公英,风一吹就飘了起来。
晒谷场这边,阿琳和村里的女人们正忙着布置。她们用桑枝在晒谷场周围搭起架子,上面挂着苏尔玛不同时期的织锦:最老的一块是四十年前织的,边角已经有些磨损,上面的骆马图腾用的是纯桑丝,现在看还是亮得像银丝;最新的一块就是迭戈设计的“地球桑蚕图”,米白的底子里掺了乌蒙山紫纹蜜桑的丝,摸上去比老织锦更软。架子中间摆着五台老织机,每台织机上都绷着半完成的织锦,有的刚起头,有的已经织到雪山的轮廓,是给游客体验用的。
“阿琳姐,游客快到了,但是体验织锦的木梭不够,怎么办?”村里的小姑娘玛塔抱着个木盒跑过来,里面只有八只木梭,而报名体验的游客有十二位。
阿琳想了想,拉着玛塔跑进村民的土坯房。她记得昨天在苏尔玛邻居家看到过几个旧木梭,是用桑木做的,虽然有点开裂,但还能用。邻居家的老人一听是为了文化节,立刻从箱子里翻出三只木梭:“这是我老伴年轻时用的,他走后我就收起来了,你们拿去用,要是能让年轻人喜欢上织锦,他在天上也高兴。”阿琳接过木梭,用蜂蜡把开裂的地方涂了涂,又用砂纸磨了磨边缘,木梭顿时变得光滑起来。
九点半的时候,迭戈骑着摩托车回来了,车筐里装着满满两筐茜草,根部带着湿土,还沾着几株小野花。“路上遇到点小麻烦,摩托车轮胎扎了个刺,我用桑枝补了补,耽误了十几分钟。”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把茜草递给伊莎贝拉,“你看这些行不行,都是带着根的,明年还能长。”
伊莎贝拉拿起一把茜草,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新鲜得很,正好用!”她把茜草切碎,放进煮好的树皮汁里,再加入蜂蜡,用木棍不停地搅。锅里的染液慢慢变成了暗红,像融化的晚霞,蒸汽里也多了股茜草的清香。苏尔玛取来一根白桑丝,放进染液里泡了五分钟,捞出来晾干后,丝的颜色红得透亮,用手搓了搓,一点都不掉色。“成了!”苏尔玛笑着把桑丝递给卡米拉,“去给体验区的游客准备好,让他们也试试染丝。”
温室那边,小石头和卡米拉已经把薄荷草种满了温室周围,还把薄荷汁喷在了“桑神树”的叶片上。风澈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