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尤卡坦半岛的羽丝(2 / 5)
二十五天后,“丝路号”终于停靠在尤卡坦半岛的加勒比海港口。港口旁的玉米地里,几个玛雅年轻人正顶着烈日锄地,远处的金字塔在热带雨林的掩映下露出尖顶。托克长老的孙子——十二岁的米洛,已经在港口等了三天,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羽织,上面的羽毛都快掉光了:“长老爷爷病得下不了床,他说要是你们来了,就带你们去看木棉桑园。”
跟着米洛穿过一片玉米地,众人终于见到了玛雅的木棉桑园——那片位于金字塔西侧的桑林,原本该枝繁叶茂,如今却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地上散落着被红蚜啃过的残叶,几只红色的蚜虫还趴在干枯的枝条上;旁边的水渠早已干涸,渠底裂着细细的纹路;不远处的小屋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躺在床上,手里还攥着一根木棉丝线轴,那就是托克长老。
“长老爷爷,风澈先生他们来了!”米洛凑到床边,轻声喊道。
托克长老缓缓睁开眼,看到风澈手里的桑苗图谱,浑浊的眼睛里泛起光:“你们……真的来了。去年旱季开始,红蚜就来了,桑苗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说种桑不如种玉米,没人愿意学羽织,我这手艺……”他咳嗽了几声,指了指床头的木棉织机,“那是我爷爷传下来的织机,现在连织线都凑不齐了。”
守苗爷爷立刻蹲在桑园里,用小刀切开一根干枯的桑苗茎秆,里面果然藏着几只红蚜幼虫:“这蚜虫藏在茎秆里,得先把病苗拔掉,再用龙舌兰汁液涂在新苗上,才能防住。”
陈默则跟着米洛去采龙舌兰:“要选叶片最厚的龙舌兰,汁液才多。”他把龙舌兰叶片切碎,放进石臼里捣烂,挤出黏稠的汁液:“这汁液得和玛雅的可可粉混合,可可粉里的茶碱能增强驱虫效果,还不会伤害桑苗。”
当晚,支援队在托克长老的小屋旁召开会议,制定了“玛雅木棉桑蚕复兴计划”,分三步走:
1. 培育抗蚜抗旱木棉桑苗:用玛雅本地的木棉桑苗与联盟的抗寒桑苗嫁接,再涂上调好的龙舌兰-可可驱虫剂,同时搭建雨水收集温室,解决干旱问题;
2. 复活羽织技艺:阿琳和卢卡跟着托克长老学习传统羽织,将木棉丝、桑蚕丝与蓝丝、蕾丝结合,改良出“羽丝蓝纹织”,吸引年轻人学习;
3. 修复水利与贸易:小石头和当地年轻人一起修复干涸的水渠,利用玛雅传统的“奇琴伊察水井”技术,结合现代过滤装置,储存雨水;同时联系加勒比海的商船,重启玛雅羽织的贸易路线。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守苗爷爷就带着陈默和玛雅农人钻进了桑园。他教大家挑选嫁接用的木棉桑苗:“要选直径两厘米的健康幼苗,茎秆里没有红蚜的痕迹,这样嫁接成活率才高。”说着,他用嫁接刀在木棉桑苗的根部切出一个“V”形切口,将联盟带来的抗寒桑苗枝条削成对应的形状嵌进去,再用浸过龙舌兰汁液的木棉纤维缠绕固定:“这木棉纤维透气,还能防虫,比麻布更适合这里的气候。”
陈默则忙着调配驱虫剂:“龙舌兰汁液和可可粉按3: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少许盐,涂在桑苗的茎秆和叶片上,能管半个月。”他一边说,一边给农人们做示范,“涂的时候要均匀,特别是叶片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