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冰岛苔原的蓝丝暖织(2 / 5)
时微光,桑苗需要的红光和蓝光不足,得用LED补光板模拟太阳光,波长调到660纳米的红光和450纳米的蓝光,这样桑苗才会生长。”
艾拉则捧着西格丽德带来的火山土样本,用放大镜仔细看:“这土透气性好,但缺氮磷钾,还碱性重。我们可以把冰岛苔藓烧成灰,和羊粪混合,既能中和碱性,又能增加肥力——冰岛的羊比人还多,羊粪到处都是。”
三十天后,“丝路号”终于停靠在冰岛南部的雷克雅未克港口。港口旁的苔原上,几头冰岛马正低头啃着苔藓,远处的赫克拉火山冒着淡淡的白烟。英格丽德奶奶的孙子、十岁的比约恩,已经在港口等了五天,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苔纹混纺外套,手里攥着一张奶奶画的苔藓染图谱:“奶奶的眼睛越来越模糊,连染缸里的颜色都分不清了,她说要是你们来了,就带你们去看地热桑园。”
跟着比约恩穿过一片覆盖着绿色苔藓的火山岩地,众人终于见到了冰岛的桑园——那片位于地热泉旁的小桑林,原本该是低矮粗壮的植株,如今却全是枯黄的枝条,叶片蜷缩成一团,贴在黑色的火山岩上;旁边的石砌染坊里,几个陶缸里的苔藓染液已经发臭,缸边堆着没捻完的羊毛;不远处的小屋里,一位头发像雪一样白的老妇人正用手摸索着织机,手指上还沾着未洗去的苔藓绿,那就是英格丽德奶奶。
“你们……真的来了,”英格丽德奶奶听到脚步声,慢慢抬起头,浑浊的眼睛对着声音的方向,“去年极夜特别长,桑苗没光就死了,今年的羊毛堆在屋里,没人能和桑丝混纺。比约恩想去首都学电脑,说织毯子赚不到钱,可这手艺……是我妈妈传下来的啊。”她指了指墙上挂着的旧混纺毯,毯子上的苔纹图案已经褪色,但还能看出当年的精致。
守苗爷爷立刻蹲在桑园里,用小刀轻轻划开一根桑枝,里面的髓部已经发干:“是缺光加低温导致的生长停滞,得先把枯枝剪掉,再用地热给温室供暖,补光板跟上,才能让桑苗重新发芽。”
奥莱则跟着西格丽德去查看地热泉:“这处泉眼的水温有45度,刚好能用来加热温室。我们要挖一条管道,把温泉水引进温室的地下盘管,再用泵循环,这样温室地面就会发热。”他一边说,一边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水温太高,得加个换热器,降到25度再进盘管,不然会烫伤桑苗根系。”
当晚,支援队在英格丽德奶奶的小屋旁召开会议,借着地热取暖器的光,制定了“冰岛极地桑蚕暖织复兴计划”,分三步走:
1. 培育耐极地桑苗:用冰岛野生桑苗与联盟的抗寒桑苗嫁接,用地热温室供暖+LED补光板补光,同时用苔藓灰改良火山土,解决缺光、低温、土壤贫瘠问题;
2. 复活苔纹混纺与苔藓染:阿琳和艾拉跟着英格丽德奶奶学习传统技艺,将蓝丝与羊毛、野生桑丝混纺,用改良的苔藓染法染出“极光蓝纹”,降低学习难度,吸引年轻人;
3. 打通极地贸易:奥莱联系北极科考队和滑雪品牌,将暖织产品推向极地户外市场,同时在雷克雅未克建“北极桑蚕暖织工坊”,展示技艺,吸引游客和学徒。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冰岛此时的“清晨”也只有微光),守苗爷爷就带着奥莱和当地农人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