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寒雪桑痕里的跨域新章(5 / 6)

加入书签

匠人,一边培育抗寒桑苗,一边调试混纺设备。西域的匠人们对中原的刺绣技艺充满了好奇,阿琳耐心地教他们蓝丝刺绣的技巧;而中原的匠人也从西域匠人那里,学到了羊毛软化和异域纹样纺织的技法。

    三个月后,第一批产自焉耆的蓝丝绒混纺面料正式下线。面料上,中原的梅兰竹菊与西域的卷草纹交织在一起,宝蓝色的蚕丝与洁白的羊毛完美融合,既有东方的雅致,又有西域的奔放。焉耆王亲自前来视察,看着成品面料,高兴地说道:“风澈先生,你们创造了奇迹!这种面料,一定会成为中西方贸易的珍品!”

    消息很快传遍了中亚各国,周边城邦的使者纷纷前来洽谈合作,订单源源不断地涌来。联合工坊里,匠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不同语言的交流声、纺织机的轰鸣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跨域合作的美好画卷。

    而在乌蒙山,冬季的桑园也焕发着生机。抗寒桑苗已经在各个桑园推广种植,即使在严寒的天气里,紫纹蜜桑依旧枝繁叶茂。小石头和守苗爷爷一起,在桑蚕创新实验室里,继续培育新的桑蚕品种。他们尝试将紫纹蜜桑与焉耆的雪桑进行二次杂交,希望能培育出产量更高、抗寒能力更强的桑种。

    桑蚕学堂里,孩子们围在实验田边,看着嫩绿的桑苗,眼里满是好奇。小石头站在田埂上,给孩子们讲解抗寒桑苗的培育过程,就像当年守苗爷爷教他一样。“只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就能让桑蚕事业越来越好,让蓝丝的光芒照亮更多地方。”小石头的声音清脆响亮,在冬日的阳光下回荡。

    春节临近,焉耆的联合工坊也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季。阿琳带着第一批蓝丝绒混纺礼服回到乌蒙山,准备参加联盟的春节庆典。当马车驶进联盟大院时,孩子们举着蓝丝灯笼跑过来,村民们穿着绣有蓝丝纹样的新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春节庆典上,广场上搭建起了巨大的舞台,用蓝丝、羊毛和桑枝装饰得格外喜庆。中西方的匠人们一起表演节目,焉耆的匠人跳起了热情的胡旋舞,中原的绣娘们展示了精湛的蓝丝刺绣技艺,孩子们则穿着蓝丝绒混纺的新衣,唱着桑蚕歌谣,引来阵阵掌声。

    艾莲娜女士也特意从西洋赶来,参加庆典。她看着舞台上的表演,又看了看展示区里的蓝丝绒混纺产品,笑着对风澈说:“风澈先生,你们不仅创造了优秀的产品,更搭建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我相信,在未来,高山桑蚕联盟一定会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典范。”

    风澈举起酒杯,望着台下欢庆的人群,心里充满了温暖与自豪。他知道,高山桑蚕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乌蒙山的范围,成为了跨域合作与文化传承的传奇。从批量生产的难题,到人才培育的创新;从重阳文化节的团圆,到海外订单的突破;再到如今的跨域工坊与抗寒桑苗,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与智慧,每一步都见证着文化交流的力量。

    雪后的乌蒙山,阳光明媚,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紫纹蜜桑的叶片上,冰棱融化成水珠,滴落下来,滋润着脚下的土地。风澈站在广场上,看着孩子们追逐嬉戏,看着匠人们举杯欢庆,看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欢聚一堂,心里忽然明白:真正的传奇,不是奖杯上的荣光,不是订单上的数字,而是用一针一线、一桑一叶,编织出的跨域情谊,是用坚守与创新,传承下来的文化根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