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雾漫星野,苔润新禾(5 / 6)
sp; 周明则摘下一株雾星荧光麦,搓出颗粒饱满的麦粒,放在检测仪下检测:“蛋白质含量比普通荧光麦高5%,还含有雾气中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更高!”
当天下午,他们把雾星种植成功的消息传回空间站,张教授的回复很快就到了,还附带了一个好消息:空间站决定在雾星建立永久性的“雾露种植基地”,派来的先遣队已经在路上了,还带来了新的培育设备和更多作物种子,想让他们帮忙测试在雾星的生长情况。
“我们要留在雾星等先遣队吗?”风澈拿着通讯器,眼睛亮晶晶的——他还想多观察几天雾露苔,看看它们能不能和新作物一起生长。
“对,我们要帮先遣队规划种植区域,还要教他们如何利用雾露苔改良土壤。”王玲摸了摸他的头,“你可以给他们当小老师,教他们怎么记录雾露收集器的水量,怎么分辨雾露苔的健康状态。”
风澈立刻挺直腰板,拍了拍自己的画册:“我没问题!我的画册里记了所有东西,他们想问什么,我都能告诉他们!”
接下来的几天,风澈真的成了“小老师”。先遣队抵达后,他带着队员们去看雾露苔防护带,教他们如何用pH试纸检测土壤酸性;他演示雾露收集器的使用方法,告诉他们每小时记录一次水量;他还拿出自己的画册,给大家看作物生长的全过程,从幼苗到开花结果,每一幅画都带着详细的标注。
“风澈小老师太厉害了!”先遣队里的年轻队员小李忍不住赞叹,“这些记录比我们的仪器数据还生动,一看就懂!”
风澈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都是王阿姨、慕容叔叔和周叔叔教我的,我只是记下来而已。”
先遣队带来的新作物里,有一款“雾星固氮豆”,能在湿润环境下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给土壤增肥。周明建议和风露苔一起种植,风澈主动请缨帮忙:“我来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看看雾露苔和固氮豆能不能一起长大!”
他在种植棚旁边开辟了一小块试验田,一半种上固氮豆和雾露苔,一半只种固氮豆,每天记录两边的生长高度和土壤氮含量。没过几天,他就发现混种的固氮豆比单独种植的高了2厘米,土壤氮含量也更高——雾露苔不仅能中和酸性,还能帮助固氮豆吸收水分,促进生长!
“混种成功了!”风澈兴奋地跑去找周明,手里的记录册都快拿不住了,“雾露苔和固氮豆是好朋友!一起种长得更快!”
周明看着他的记录,欣慰地笑了:“风澈,你现在不仅会记录,还会分析了,越来越像个小研究员了。”
在雾星停留了半个月后,先遣队已经基本掌握了雾星的种植技术,雾露种植基地也初具规模。风澈和团队决定离开,前往下一站——星云农场,那里是空间站最大的星际种植基地,等着他们带去雾星的作物种子和种植经验。
离开那天,风澈特意去和雾露苔告别。他蹲在防护带前,轻轻碰了碰苔藓的叶片,淡绿色的叶片泛着熟悉的蓝光。“雾露苔,我要走啦!”他小声说,“以后会有人来看你,给你浇水,你要继续长大,保护更多作物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