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东宫和西宫(3 / 4)

加入书签

之士汇聚于此,挑战五粮液,争夺“酒神”之名,每日里人声鼎沸,生意兴隆更胜往昔。

    除了钱庄里的生意赚来的五万多两存储。金海这次又从西门庆那里得到了一万两银子的赔偿。这一万两银子金海没有继续存在钱庄,而是都取了出来。

    首先他决定先购置一处院落!

    他花费了相当于三千两银子,在城南距离酒楼不算太远、却又相对清净的梧桐巷,购置了一处三进带东西跨院的大宅子。这宅子原是一位致仕老翰林返乡后留下的,青砖灰瓦,飞檐斗拱,虽不似西门府那般极尽奢华,却自有一股书香门第的雅致与气派。院墙高耸,朱漆大门上衔着狮头铜环,显得颇为气派。

    踏入大门,首先是一个宽敞的影壁,绕过影壁便是第一进院落,青石板铺地,两侧有抄手游廊连接。这里被金海规划为待客区和自己的书房、卧室所在,既方便处理外务,又与内宅有所区隔。

    穿过垂花门,便是第二进主院,也是内宅核心所在。院子宽敞,居中一座小巧的假山盆景,四周种植着石榴、玉兰等花木,寓意多子多福、金玉满堂。正面是五间开阔的正房,高大明亮,前出廊檐,以一架紫藤萝点缀,夏日里定然浓荫蔽日,花香袭人。这里,金海毫不犹豫地安排给了潘金莲居住,象征着她在后宅中无可动摇的正室地位。他亲自题了“毓秀堂”的匾额挂在门前,取钟灵毓秀之意。

    而在主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套精致的三间厢房,皆有独立的耳房和小小的庭院。

    东厢房坐落在主院东侧,清晨便能迎接第一缕阳光,庭院里种着一株老梅和几丛翠竹,环境清幽雅致。这里,被金海精心布置后,安排给了李瓶儿居住。他题了“揽月轩”的匾额,既暗合“东”方启明之意,也隐喻李瓶儿如月华般清雅温婉的气质。室内陈设虽不及正房厚重,却也典雅非常,梨花木的桌椅、梳妆台,绣着兰草的纱帐,多宝格里摆放着一些李瓶儿喜欢的瓷器和书籍,处处透着用心。

    西厢房则位于主院西侧,午后阳光充足,庭院略小,但也被匠心独运地布置成了一个小巧的花园,种植着芍药、牡丹等花卉,显得富丽堂皇。这里暂时空置,但格局与东厢相仿,名为“栖霞斋”,显然也是为未来可能的人口增长预留。

    如此一来,潘金莲居正房“毓秀堂”,李瓶儿居东厢“揽月轩”,一东一正,虽无东宫西宫之名,却有几分平衡并立之势,既彰显了潘金莲的正室地位,也给予了李瓶儿足够的尊重和相对独立的空间。

    金海又特意通过可靠牙人,雇买了两个身家清白、模样周正、手脚麻利的小丫鬟。一个年方十四,名唤小翠,眉眼灵动,安排去了潘金莲的“毓秀堂”听用;另一个稍长一岁,名唤春梅,性情沉稳些,便派去李瓶儿的“揽月轩”伺候。又雇了两个手脚勤快,干净麻利的中年妇女做为平时的佣人。负责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事情,自此一切安排的妥妥当当。

    当一切安排妥当,金海亲自带着潘金莲和李瓶儿入住新居时,两个女人都被这宅院的宽敞雅致和丈夫的用心所震撼。

    潘金莲抚摸着正房中光滑的紫檀木家具,看着窗外精致的庭院,眼中闪烁着惊喜的泪光。她想起从前在张大户家寄人篱下、在武大郎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