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六科影帝之其二(5 / 6)
nbsp; >我的木印教会我一件事:只要还有人敢问,希望就不会熄灭。”
这篇作文被选入《国民心灵档案库》,编号Q-2025-000001。
当晚,敦煌壁画再度变化。
《听政图》中的朱元璋缓缓抬起右手,指向画外。他身后的屏风展开,现出一幅全新的景象:现代城市的街景中,人们手持手机、纸条、录音笔,纷纷抬头望向天空。一道金色光线从云端垂落,连接着壁画与人间。
红外扫描显示出新增题记:
>“昔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
>今以问为镜,可照国魂。
>凡持印者,皆朕之耳目;凡发声者,俱属江山社稷。
>??洪武三十一年遗诏?补录”
李维看着这行字,忽然笑了:“原来他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天。”
陈默轻声问:“接下来呢?”
“接下来?”李维望向远方,“我们继续问下去。直到每一个沉默都被打破,每一寸黑暗都被照亮。”
春雷滚滚,响彻大地。
在无人注意的角落,第九只陶罐中的竹简彻底舒展,焦黑褪去,露出完整批红:
>“准奏。天下可问,方为盛世。
>第五问,启。”
与此同时,全国一千个“问点”在同一时刻亮起红灯,提示新机制激活。
一道全新的指令嵌入“归问APP”底层协议:
>【系统通知】第五问权限开放。
>持印者或百名以上联署问题,可触发“国策质询模式”。
>一旦启动,须在七日内获得官方正式回应,否则自动进入全民公议程序。
第一道第五问,来自云南边境一所乡村中学的学生们。
他们联名提交:
>“我们知道边境线上有很多缉毒英雄牺牲了,但我们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请问:国家能不能建一座‘无名英雄碑’,让我们记住他们?”
七日后,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英灵归名工程”,并邀请学生们担任首批“纪念碑守护人”。
记者问部长:“为何如此重视一个问题?”
他答:“因为它来自孩子。而孩子的眼睛,看得最清楚。”
夜深了。
陈默独自走在校园里,经过那堵“问墙”。风吹起纸条哗啦作响,像千万人在低语。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