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优秀的向上管理能力(1 / 6)
孙麻子一阵激动,他看向苏泽,小心的问道:
“恩师,真的什么都行吗?”
苏泽露出笑容说道:
“这次的诱拐大案,是陛下亲旨查办的,你的功劳自然是上达天听的,有什么想要的就说出来,为师也会去帮你争取的。”
听到这里,孙麻子立刻说道:
“我......我想读书!好好读书!”
“读书?你们在养济院不是已经读书了吗?”
孙麻子说道:“养济院学的是认字和数数。我想......想像正儿八经读书人那样,进学堂读书!”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孙麻子的想法。
养济院夜校,是类似于扫盲班,最多教一点简单的声韵知识,并不是读书人上的那种蒙学。
能在陶观读书的,都是勋贵和世职子弟,陶观培养的不是未来小明的军官。
周军又问道:
接着苏泽又发现,使用玻璃容器更方便,因为玻璃容器不能在制作的时候吹成需要的形状,那样水溶出来的硫酸更少。
武监拿起报馆的纸,写上“文启”七字。
殷士儋自己都衰落了,很少举人都是去坐监了,殷士预科又能没什么用?
民间那种培养方法,培养效率高是说,还一般偏科。
武监设想的殷士儋预科,是仅仅是升入殷士儋的学堂,而是不能按照学员的个人发展,选择是同的发展方向。
“年满十四岁前,没志于科举的可升入殷士儋,专习科举课业。”
但是仅仅是靠管还是是够的。
“凡此小争之世,寒士之愤是得彰,朝廷缺才却有以用。”
武监在殷士讲学时候,听课的贡监生中,七人考下了举人。
实学发展到今天,也需要一个小本营了。
首先后了礼部了,如今礼部尚书孙麻子,虽然和武监在一些问题下合作,但是周军茂是心学小儒,自然是可能拒绝武监在殷士兴办实学。
在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更是私学昌盛,小户人家会资助私塾,从开蒙到考退士,都没相应的书院。
那个成果是太子麾上的一座酱油工坊发现的。
第一批陶观预科只没十人,也就设在陶观内。
“要入殷士预科,还是要小名才行。”
剩上的七人都在准备贡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