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树典型(1 / 6)

加入书签

    不过在这之前,苏泽还是先看向结算报告。

    【《请设总理漕河专务大臣疏》通过,前工部尚书雷礼,成为第一任总理漕河专务大臣。】

    【总理漕河专务大臣,成为专职大臣制度的开端,也被后世学者认为是近代行政官员专业化改革的发端。】

    【专职阁臣制度,让行政官员体系更加专业化,也给技术官员入阁提供了途径。】

    【国祚+5。】

    【威望+500。】

    好家伙,竟然成了行政官员专业化改革的发端。

    想想也对,以往工部尚书很少能入阁,雷礼本身也是那种不结交党羽,专心工部事务的官员,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官僚”。

    以往这类官员的天花板,也就是六部尚书了。

    而自己首倡设立了总理漕河专务大臣,也就给这些技术官员参议国政提供了途径。

    苏泽也发现,随着国祚的增长,国祚增加越来越难。

    这样影响深远的改革,竟然只加了5年的国祚。

    不过威望增加五百算是意外之喜了。

    人有了,名义也有了,要修造苏北灌溉总渠,最大的难题就是钱从哪里来。

    苏泽的办法,就是扩围商税改革的范围,在更多的地方征收商税。

    但是这件事同样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如今大明商旅最繁荣的地方,就是南直隶地区,在这里开征商税的难度可想而知。

    这可不是天子脚下,皇帝和内阁六部都在京城里盯着。

    就说苏泽的苏州府老家,前时空就抗税不断。

    别说是加税了,如今拖欠皇帝内帑金花银最多的地区,就是江南地区。

    现任应天巡抚海瑞,每个月弹劾他的奏疏都能堆成小山,这还只是因为海瑞在应天十府清田。

    如果开征商税,还不知道闹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南直隶商税难征,最大原因还是盘踞在南直隶的不仅仅是地方豪强。

    随着大明经济发展,南直隶已经形成了一个结合了致仕官员,在任官员、读书人、地方豪强、手工业主、地主为一体的纠缠利益集团。

    一名手工业主,可能兼具其中一种或者几种身份。

    比如松江徐家,就是致仕官员,家族中也有在任官员,还是累世的读书人家,同时又是松江府最大的豪强,家中又有大量的土地,还是松江府最大的棉纺业主。

    这其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